2025-01-14 20:31:0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14日讯(通讯员 孙芳华 记者 郑丹枚)1月13日,在绥宁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大湾塘村,首次发现了针尾鸭的踪迹。一只野生针尾鸭和当地老百姓喂养的家鸭和谐相处,其乐融融。这一发现让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鸟类爱好者们兴奋不已。
(龙景波供图)
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3.5%,生物多样性富集,被林业专家誉为‘动植物王国’‘江南最大的植物基因库’。保护区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多样化的植被类型和完整的生态系统,不仅为针尾鸭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针尾鸭是一种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会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停歇和觅食。针尾鸭,因尾巴像一根针而得名。此次在绥宁黄桑的发现,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吸引了更多珍稀鸟类的到来。让这里成为更多鸟类的天堂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针尾鸭数量有一只,它们在保护区内的一处水域中觅食、嬉戏,时而在水面上优雅地游弋,时而展翅飞翔,为冬日的黄桑增添了一道灵动的风景。
(龙景波供图)
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科研科工程师龙景波告诉记者,在绥宁黄桑,还是第一次发现针尾鸭。可能是在迁徙到这里的时候没有跟上大部队。目前还只发现一只。能够到黄桑这里停留,证明黄桑这里的生态环境适合它们生存)。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稀鸟类,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将加强对保护区的巡查和监测力度,密切关注针尾鸭的活动情况,同时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为更多野生动物提供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
责编:周洋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