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空中激活”的手机

  新京报   2025-01-15 19:53:36

“空中激活”目的何在?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曾撰文《“空中激活”手机?判刑!》指出,这种做法的利益驱动,主要在于销售者能够以此提高本地销量以获取厂家的提成,或者从上游供销商跨区域提货以节省进货成本。

陈海本以为,自己通过电商平台,买到了比官方售价更低的正品全新手机。但手机到手后,他才知道机子已被“空中激活”。

2024年9月,陈海在某电商“品牌好货”店铺下单了一款成交价5659元的新机,型号为小米14UItra。发现保修期限异常后,他找商家咨询,对方表示,他购买的手机属于“空中激活”机型。

商家解释说,“空中激活”是在不拆封产品包装的情况下完成的。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在文章《“空中激活”手机?判刑!》中指出,“空中激活”是在产品出售前便使用应用程序与终端产品连接,对终端产品进行虚假激活,读取原本未激活终端产品的数据信息。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空中激活”现象已存在多年,部分商家称这是“行业惯例”。业内人士介绍,这项技术由经销商委托技术方完成,对手机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是以激活日算起的售后保障期限会变短。北京互联网法院曾撰文提示,“空中激活”属手机出厂后的改动,而出厂后的改动极有可能会影响产品性能、安全和后续维保服务。

黑猫投诉平台上,共有近300条关于“空中激活”的投诉,投诉者们写道,相关商家及平台(销售的产品)存在虚假宣传、以旧充新、货不对板等问题。

广东美利天律师事务所钱洪亮律师表示,商家在面对消费者的问询时,有义务如实告知手机激活情况,否则会有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欺诈的嫌疑。消费者可以通过与商家沟通,或是联系消费者协会、向法院起诉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提供“空中激活”服务的技术人员,或将面临因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而带来的刑事处罚。

陈海于2024年9月购买的手机,设备激活信息显示,该机的首次激活时间在2024年6月13日。受访者供图

新手机中藏猫腻

陈海是在处理新手机充电器问题时,偶然点开了手机设置。他发现,设备激活信息显示,该机的首次激活时间在2024年6月13日,而他是在9月15日才购买该手机。

电子保修卡写明,维修保修期从同年6月14日起至次年6月14日。这意味着,他享有的保修期“缩水”了三个月。

2024年10月19日,陈海询问商家,“你卖给我的小米14UItra是全新未拆封正品手机吗?”商家答复称,其所售手机均为全新正品未拆封的新机,支持全国联保和官网查验真伪。陈海随即发去电子保修卡信息,商家解释道,“空中激活情况我们链接也是有说明的,会补齐一年全国联保。”

商品快照显示,“买家须知”最后一条写道:由于部分品牌厂家对分销商有激活指标,故我司从供应商处采购到的部分机器已经是激活状态;小米部分机器存在“空中激活”现象,只承诺全新。

同样购买到“空中激活”手机的还有康进。2024年12月4日,他在某电商的“潮美淏品数码专营店”购入一部售价1378元的OPPO K11x手机,面对他“手机是全新正品未拆封吗?”的提问,机器人通过聊天框回应“咱家商品保证正品,售卖的均是未激活未拆封的全新手机”。

收到货后,康进察觉到不对劲,“塑封膜裂着一道口子,明显是人工后封的。”他在手机验机鉴定平台和OPPO官网分别输入串码查询得知,自己购买的机器为二手机,预估保修截止时间是2024年6月7日,他便向平台举报了店铺,“按照规则要求假一赔十。”

商家没有应允,表示“不需要可以申请退款”,并发来一张买家保障须知图片,称已清楚标明关于激活的解释——本店所售的手机部分存在空中激活现象,只承诺正品行货。

商家发给康进的买家保障须知图片,包含了关于“空中激活”的解释。受访者供图

为何“空中激活”?

陈海此前从未听说过“空中激活”,商家表示,这是通过特殊设备输入手机的串码,绑定指定区域的手机SIM卡号,模拟手机进行上网、定位等操作,是在不拆封产品包装的情况下完成的。

广东美利天律师事务所钱洪亮律师曾在代理类似案件时了解到,“空中激活”即技术方使用类似于扫码的机器,在手机包装上扫描,将获得的串码等数据提交到自行开发的软件中,形成包含激活时间和激活地点的激活码,把激活码发送到厂家服务器,与之对应的手机便被激活。

“空中激活大多是批量进行,除了手机,还有多功能耳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设备,经销商委托技术人员完成,每激活一部设备,技术方收费1元或是5-10元。”钱洪亮说。

商家向陈海解释何为“空中激活”。受访者供图

“空中激活”目的何在?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曾撰文《“空中激活”手机?判刑!》指出,这种做法的利益驱动,主要在于销售者能够以此提高本地销量以获取厂家的提成,或者从上游供销商跨区域提货以节省进货成本。

某直辖市手机经销商徐洋告诉新京报记者,手机从出厂到各省各级别经销商手里、再到下游商家(品牌体验店、非正规授权店等)的链条里,经销商是“空中激活”的主体。品牌商对不同层级经销商的销售任务量是相对固定的,经销商只有在考核期内(通常为每季度)完成了任务,才能保住所在层级,并分到更多畅销和高端、高溢价产品,以及更多资源和补贴。

多位业内人士都谈道,激活量是厂商有效销售数据的直观体现。长期从事手机回收业务的肖捷表示,“空中激活”手机的主要目的除了完成规定销售指标,另一种是当新手机销量下滑(例如被制裁),将“空中激活”过的手机打包批发给回收商,以走量大的形式占据更多毛利空间。

徐洋介绍,电商的来货渠道多样,其中一种是经销商或其下游的各分销商,而不同省份的经销商从品牌商拿货,按照规则只能发货给授权范围内的下游和顾客,超出管控区域就是“串货”。

品牌商会有区域管控。“串货”易引发价格体系混乱,也会使得各区域的真实销量统计不准确,从而影响面向不同区域的发货配额。而此时,“空中激活”就可以让经销商躲避防“串货”管控。

徐洋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现在针对原封未激活设备的大部分操作是,A省商家收到B省顾客的订单后,便会找B省经销商帮忙发货,如此,B省经销商有了本地激活量,A省商家也能从中赚取小额利润差。这同样是品牌商禁止的,但如果B省经销商提前在本地进行了激活,便可以掩盖“串货”行为。

“此外,在线下交易中,不可能所有顾客都会在购机当地开机使用,比如顾客上午在北京买了手机,晚上回到上海再激活,或者送给了外地亲友,这种情况在数据上也表现为异常“串货”,一些商家为了保证自己卖出的产品全部符合区域管控要求,便会采取虚拟落地行为,即提前在北京空中激活,电子保修卡由此刷新。”徐洋补充道,针对这类不可避免因素,品牌商会根据大环境和整体流转速度设置一个异常比例,比如允许经销商的数据异常产品在10%以内。

“未经厂商正规授权的行为”

业内人士均表示,“空中激活”早已不是新鲜事,对消费者而言,购买到“空中激活”手机,以激活日算起的保修期会提前结束,或是难以享有后续的包退包换权益,不过,购机价格也可能会相对更便宜。

陈海和康进回忆,自己的购机价格分别比当时的官方价低了几百元和一百元左右。“空中激活”过的设备售价到底比未激活的低多少,徐洋表示没有统一标准,也需要保证卖方有利润。

但这种行为不被品牌方和厂商允许。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在上述文章中写道,“空中激活”并非正常的手机激活,而是行为人未经厂商正规授权的行为。

商家向陈海表示,关于“空中激活”手机的质保,是可凭发票和签收日期进行保修的。

但小米官方客服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小米手机的维修保期和换货保期以激活时间次日起计算,退货则遵循谁销售谁负责的制度。另一位小米官方客服人员说,激活时间无法更改,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早于购买时间的激活问题,若查询不到首次激活时间或购买后未开机激活,三包服务期限则以发票时间为始。

OPPO官方客服人员表示,品牌方不会授权“空中激活”手机的行为。OPPO手机的电子保修卡有两种注册机制,一种是自动激活,即手机开机并联网使用1-3天,另一种是手动激活,即在手机软件里进行点击。“建议通过官方渠道购买全新未激活的产品。”

针对网购的OPPO手机,三包期限以签收当天的次日凌晨算起,线下购买则当天生效。“所谓‘空中激活’的OPPO手机,有可能是二次销售,这类手机的保修期限要么以保修卡激活时间计算,要么按照产品首销日加15天算起。非旗舰店和直营店的经销商行为,不在官方的查询和处理范围内。”

钱洪亮在2023年代理过一起涉“空中激活”的刑事案件。该案中,涉事厂商报案称,自家手机在没有实际销售的情况下被激活了,排查服务器后,他们发现了一些不正常代码,由此倒查出进行“空中激活”的技术方。

钱洪亮记得,上述案件的案发是因为厂家报了警,“发现服务器数据异常,展开排查,这会耗费较高成本,因此他们一定要找到责任人。”

多位业内人士谈及,“串货”是风险与收益并存,跨区域售卖“空中激活”手机可能单台设备的利润少一点,或者被发现了会交罚款,但总比不卖好,至少有正收益。徐洋认为,“不排除部分品牌方和厂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之货卖出去了,老品的管控力度和异常率容忍度不如新品严格。”

尽管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空中激活”手机属于没有开封过的新机,但肖捷表示,“空中激活”手机有原装新机,亦有翻新机,“至于怎么识别是否为翻新,需要依靠专业人士判断。”

康进收到的商家解释称,“空中激活”是在原封状态下通过虚拟设备模拟上网激活,对手机使用不会造成影响。康进却直言,“‘空中激活’实际上就是二手机的挡箭牌。”

2024年12月15日,康进前往当地一家OPPO官方授权服务体验中心做进一步鉴定,结果仍为二手机,且手机在官方已过保。线上和线下的检测报告都显示,康进所购手机的激活日期是2023年6月8日,保修结束日期为2024年6月。

康进所在地的一家OPPO官方授权服务体验中心,出具的鉴定结果显示,其购买的为二手机。受访者供图

“空中激活”是否违法?

“区域保护越严格的手机,‘空中激活’越常见;融合类产品,需要甩货的老型号产品,或是特别挣钱的新型号产品,是‘空中激活’的主要对象。”某通讯店老板苏雷建议,消费者网购手机时,可以向商家索要一张备注有手机串码的电子发票,以此避免买到‘空中激活’产品,或是有利于后期维权;另外,最好线下购买手机,验货和维权都会更有保障。

陈海说,网购链接里对“空中激活”的说明位于商品介绍的下端,如果商家不特别提示,消费者很难注意到,“就算商家说可以退货退款,重换手机重新导入数据毕竟比较麻烦,并且消费者的感受肯定不好,有种被欺诈的感觉。”

2025年1月5日,新京报记者在裁判文书网输入“空中激活”关键词,检索到38篇文书,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产品责任纠纷等,涉及区域广泛,包括辽宁、北京、山东、四川、重庆、湖南、上海、江苏、南京、浙江等。

根据文书披露内容,原告(消费者)大多认为被告(商家或电商平台)售卖“空中激活”的手机存在欺诈行为;一些商家则辩称,“空中激活”的手机并非拆封使用过的二手机,因手机为正品,且“空中激活”是“行业惯例”,不会对手机造成使用方面的影响,所以不构成欺诈。

各地各级涉案法院综合考量标识字样、是否主观故意、有无尽到告知义务、聊天截图、对话录音等多种因素和证据,作出了不同的判决:既有支持原告请求的,如解除购物合同、退货退款、退一赔三等,也有驳回原告诉求的。

北京互联网法院《未经拆封已被“空中激活”?网购手机需谨慎!》文章中的案例,“空中激活”虽然未影响涉案手机的售后维保,但“空中激活”属手机出厂后的改动,而出厂后的改动极有可能会影响产品的性能、安全和后续维保服务。

该文章提示,消费者在购买电子产品前要仔细查看商品宣传页面的细节,下单之前多加询问,固定和保存购买时的记录,注意索要发票,在收货后及时到服务网点进行检测验证。

同时,销售者应就具体的网购合同所涉商品的情况向消费者进行真实、全面的告知,不能以宣传页的“部分机型存在……情况”或存在所谓的行业惯例为由推卸责任,避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民事纠纷之外,“空中激活”还牵涉到刑事责任的追究。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网上检察院在2023年公开了一起从事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空中激活”业务代理的案例。

被告人开发了应用程序及平台网站,导入非法获取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信息,并输入需要激活的时间及地点,形成伪造的激活代码发送至华为、荣耀等知名企业终端产品激活系统,导致多台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被成功“空中激活”。通过此种方式,被告人共获利20余万元。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认为,该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且该行为将导致后台无法依照真实使用情况生成电子保卡,影响了消费者获得真实的售后保障,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钱洪亮认为,“空中激活”行为并未达成字面意义上的“破坏”,也未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编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了“欺骗”,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更为贴切。

“相关司法解释,‘空中激活’设备的数量超过20台或造成10台以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软件或者硬件不能正常运行的,又或是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或造成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的,便涉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钱洪亮说。

他还提及,严格来说,如果技术方被判刑,从共同犯罪的角度,经销商教唆他人犯罪、明知他人实施犯罪而与其共谋、实施帮助行为等,都构成共同犯罪——没有经销商的委托,就没有技术方的后续激活行为。

“实践中,公民对这方面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委托人和技术人员可能未必清楚,‘空中激活’是犯罪行为。”钱洪亮谈道。

康进仍在坚持维权,面对他的诉求,商家坚持仅退货退款,电商平台表示还可以额外补偿200元的礼券,康进均不接受。

(除钱洪亮外,其余受访者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罗艳

责编:肖秀芬

一审:张笑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新京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