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11:15:29
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罗怡红) 2024年,石门县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利用工作月例会间隙举办“你学我讲”小课堂,围绕“如何打造一篇优秀的检察建议书”开展了6期学习活动。
石门检察“你学我讲”小课堂学习现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法学实习生覃欣宇逐章解读了《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从制发原则到适用范围,从制发程序的严谨步骤到跟踪督促的关键节点,阐释每一条文背后的司法逻辑,让抽象法条“活”起来,使检察工作人员明晰检察建议在法律框架内的规范运作路径,确保每一份建议都于法有据。
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副主任罗怡红则将目光投向写作格式细节。“别小瞧这字体、字号,这是检察建议庄重与辨识度的保障,恰似制服规整彰显司法威严;页边距、行距设置亦有标准,每个细节都关乎文书形式规范性、结构完整性、表述严谨性。”一番讲解,让大家深知规范的格式是检察建议专业性的基础门面,不容丝毫马虎。
“首部虽短,却如文章‘凤头’,不容有失。”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书记员周舒芬准备了数份首部撰写有误的文书,在领学时发起现场“找茬”挑战。同事们围坐研讨,火眼金睛锁定文号不精准、受文单位不确切等问题。从文书名称、文号编排顺序到受文单位规范称谓,每一次纠错都是对首部撰写要点的强化记忆。
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书记员张聪以民事执行监督和生效裁判监督为例,对检察建议书正文部分的制作要点进行了领学分享。正文部分除应载明案件来源、法院审判或执行活动的相关过程和情况、检察机关查明的事实、监督理由和依据等,还应保证语言流畅精炼、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引用法律条文精准,论述说理透彻、有针对性,提出的建议合理妥当、切实可行,让每份检察建议既有法律硬度,又含情理温度。
“慎终如始,规范尾部闭环,确保每份建议首尾相顾、落地有声。”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主任覃彬则聚焦检察建议尾部的撰写展开领学,并就近3年法院对该院提出的再审检察建议的回复作出了分析。检察建议的尾部包括发送单位的回复期限、落款时间、院印等基本要素,且不同类型的检察建议回复期限有所不同,除此以外,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书还应当在尾部写明被建议单位提出异议的期限和形式。
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助理杨安妮通过搜集省检察院公布的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优秀与瑕疵文书样本展开对比教学。文书标题中检察院名称未冠以湖南省,自身及其他单位的称谓不恰当等细节问题,也是日常写作过程中极易忽略、容易犯错的点。她还剖析了优秀文书闪光点,审视瑕疵文书的不规范处。
“你学我讲”小课堂活动如一场场知识“及时雨”,一场场知识的接力、经验的交融,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掀起了一场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热潮。此后,相关业务人员在撰写检察建议时,优秀范例指引着方向,字里行间更添专业底气。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陈佳婧
三审:戴志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