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钥匙解锁基层善治密码 靖州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5-01-16 11:20:04

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刘杰华 覃小欢

“多亏了‘红色’业委会,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解决了,再也不用从家里‘飞线’了。”1月12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飞山新城小区,下班回来的胡月直奔小区充电桩给“小电驴”充上电,便放心地回家去了。

胡月说的“红色业委会”,是靖州基层治理的一项探索,由退休党员干部担任业委会成员,把党组织建到小区、党小组建到楼栋。小区业委会联合小区党员,重新规划小区停车位和充电位,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停车难”“充电难”。

近年来,靖州坚持党建引领,巧用“三把钥匙”解锁基层“善治密码”,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受益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网格化解锁“连心密码”

1月11日中午,渠阳镇飞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一声“开饭”,一盆盆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被端上桌,干净整洁的餐桌旁,老人们一边聊天、一边就餐,其乐融融。

“有吃有喝又有玩,还有老伙伴聊天,我喜欢来!”照料中心书画室、休息室、保健室、餐厅厨房一应俱全,娱乐室还配有电视、音响、棋牌桌,70岁的市民储昌家是这里的常客。

“社区开展的‘邻里守望’活动也非常受欢迎!”河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扈海平表示,今年已为“一老一小”群体送餐13000余份。

靖州构建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体系,在主城区9个社区成立小区党支部9个、党小组46个,全县1300名党员到小区“双报到”。按照每300—500户居民划分1个网格,配齐专职网格员109名、楼栋长2277名。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形成合力,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现在有什么问题不用跑远了,把诉求告知网格员,就会帮我们解决。”2024年11月初,排林巷路灯线路故障,党员网格员刘鲜芸立刻协调电力公司迅速予以修复,获得居民称赞。

靖州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覃小欢介绍,今年来,“网格化服务”收集上报小区居民反映的设施安全、邻里纠纷、法律援助等问题2700条,解决小区便民事项及矛盾纠纷800余件,开展空巢老人陪护、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行动1000余场次,干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老人们来到飞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就餐。通讯员 李清 摄

智能化解锁“智慧密码”

1月12日,靖州鑫汇小区,有电动车乱停乱放,堵住了消防通道,居民陈小燕用手机拍下视频,通过按户赋予的专属二维码上传到“智慧社区”服务号。

“叮——!”网格长杨宜梅的手机立刻收到“待办”提示,她第一时间通知物业赶到现场,把占道车辆移到规定停车点。半个小时,一件反映社情民意的小事就快速解决了。

靖州充分利用智能互联技术赋能基层治理,依托数字靖州平台(数字靖州城乡统筹指挥系统),推进“天网”“雪亮”“慧眼”工程联网共享,建立起社区治理“智慧平台”,精准管理居民信息。平台的监管端(政府、社区)+物管端(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智慧社区”服务号(网格长、居民)联通互动,报事、报修形成闭环服务,大量矛盾纠纷“码上”化解。

“安置小区转弯那里的路灯坏了好几个”“千鸿小区门口的垃圾桶少了而且距离较远”“新城小区14栋401楼上住户漏水导致家里受潮”…… 

“工作人员实时响应,合理诉求快办快结,群众找我们解决问题的越来越多了!”飞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晓说,自打建立起社区治理“智慧平台”,感觉与群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社区每天都能接到好多条群众来信,一年来已接收并妥善处理各类信息4000余条,解决居民急难问题19件、民生实事87件。

精品化解锁“幸福密码”

杀年猪、打糍粑、喝油茶、赏表演、合拢宴……1月7日,农历腊八节,在渠阳镇三和村,“连村联创”产业发展及民俗文化活动正在举行。

城中村、城郊村的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靖州探索“党建引领、连村联创”经验,在三和村、飞山村、十里村、戈村组建联合党支部,以三和村为中心村,组建“联合经济体”,依托城中村、城郊村的产业、区位、交通等优势,抱团发展,集中打造精品示范村。

联建村利用“产城融合”机遇,大力发展建设茯苓科技产业园、飞山现代农业产业园、马园万亩中药材基地,壮大中药材、杨梅、制种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链产值70多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借助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依托飞山湖、杨梅基地、中药材基地、特色庭院等,举办水果采摘、“村BA”、“村晚”、“农民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打造文旅品牌和康养胜地,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陈佳婧

三审:戴志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