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倾听、沟通:巧化千千结

    2025-01-16 11:20:58

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鲁雪 谢正霞

近年来,沅陵县法院立案庭不断探索调解艺术,总结摸索出一套“读懂、倾听、沟通”调解工作法,把握好调解尺度,促进案件应调尽调,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读:理清诉求 找到症结

“孩子跟我生活总比跟着你好,我绝不可能让步!”

“如果孩子不归我,我是不会同意离婚的!”

在一起离婚案件中,工作人员多次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在一声声争吵中,调解员从双方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于是劝说双方暂且放下成见,寻找合适机会与孩子沟通,以充分尊重孩子内心想法为主,避免因双方离异引发孩子心理问题。

几天后,原、被告再次来到法院申请调解。在最后一次调解中,被告潸然泪下,表示虽然很不舍,但与孩子谈心后,尊重孩子的想法,将其交由对方抚养,同时表示自己今后会时刻关注其成长,用实际行动爱护孩子。

听到此话,原告眼里也闪着泪光,默默递给被告一张纸巾,双方沉默着签完了调解协议。调解室少了剑拔弩张的气氛,更多的是双方之间的理解与对孩子难以割舍的爱。

听:疏导情绪 建立信任

“他这伤口明明就没什么事,而且是他自己去接种的疫苗,凭什么要我赔。”

在一起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中,被告饲养的宠物犬不慎将原告咬伤,原告主张被告赔偿其注射狂犬病疫苗等相关费用。

调解员致电被告时,被告反复表示不同意赔偿并拒绝调解,此时电话声中隐约听到一句“你先别激动,我们先去看看”,调解员顺势改变策略表示此番致电仅是为了解基础情况,案件细节可到法院进一步详谈。

被告及家属到来后,被告始终愤慨地表示该案归根结底责任在原告。为缓解被告情绪,调解员为其泡了一杯热茶,以叙家常的形式逐步取得了当事人的信任。最终,被告表示自己在宠物饲养管理上确实存在一定疏忽。

当天下午,被告向原告道歉并付清了全部赔偿款,原告也向本院提交了撤诉申请,“不打不相识”的二人握手言和。

说:耐心沟通 换位思考

“法官,你可得帮帮我啊,那米粉店老板跑路了,他还欠着我的钱呐……”

原告鲜肉铺老板与被告米粉店老板原是长期合作关系,可某日原告发现对方手机号变成了空号,米粉店人去楼空。原告认为一定是对方为躲避债务逃到了外地,遂诉至法院。

了解案件起因后,由于无法联系被告,调解员另辟蹊径,尝试以原手机号搜索微信并成功添加后,向其表明身份及来由。沟通过程中,被告表示自己是去市区另开新店了,手机号更换后忘了通知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被告表示当前新店资金投入过大,暂时无法一次性给付所欠货款及利息,希望能分期支付。原告却担心对方不能按时给付,经过调解员耐心引导其换位思考,最终原告表示同是经营者,他也清楚新店起步阶段的难处,同意被告分两期付清,并愿意免除逾期付款利息。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后,被告添加了原告的微信,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履行了第一笔欠款。昔日的合作伙伴冰释前嫌,和好如初。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陈佳婧

三审:戴志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