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报 2025-01-17 08:10:33
冬天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易病”的季节,有一种维生素与免疫力密切相关,而冬天却是人体含量最低的季节。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 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推荐一套合理的补充方案。
冬天是维D水平最低的季节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崔冉表示,人体维生素D水平有一个生理性的波动,夏天比冬天要高一些,冬天是一年四季中维生素D水平最低的季节。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委员刘明表示,寒冷的天气里,人们晒太阳的机会大大减少,即使出门,也常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很少接触阳光。正常情况下,人体超过80%的维生素D,是阳光照射皮肤产生的,所以每到冬天,人体的维生素D水平就容易下降。
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提醒,以下4类群体更要警惕维生素D缺乏:
在家中或养老院里长期足不出户的老年人;
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室内的职员;
“昼伏夜出”的夜班人员;
生活懒散、不爱出门的人。
缺乏维D与3类疾病风险有关
英国《自然综述:内分泌学》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2017年至2020年间的各类成果进行综述后,对维生素D在以下三类疾病中的作用给出了明确肯定。
骨骼肌肉疾病
综述分析显示,补充维生素D不太可能降低骨折风险,也不能改善骨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景浩称,如果能在骨质疏松发生前或比较早期就开始补充钙和维生素D,则可以将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骨折(除椎骨外)的发生率降低20%左右,尤其对那些维生素D状况不佳和钙摄入量不足的人更有积极意义。
不过研究者提醒,所有高危人群或有维生素D缺乏症的老年人,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应超过4000国际单位(100微克)。但超量摄入的情况日常极少发生,大家不必担心。
免疫系统疾病
综述指出,维生素D浓度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如多发性硬化、炎症性肠病等,尤其在增加多发性硬化风险方面,有强有力的支持证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进行的研究指出,不能每天晒太阳和吃鱼肉的人,单独补充维生素D可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降低32%,并且补充时间越久,作用越明显;体重指数低的参与者补充维生素D,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更强。
呼吸系统疾病
综述显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肺也是维生素D的重要靶组织,维生素D不足与几种炎症性肺病或肺功能差有关。有部分研究指出,给严重缺乏维生素D的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减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适度改善肺功能,对慢阻肺、哮喘等肺部疾病患者有益。
其他研究分析也发现,每日或每周补充维生素D,可能会有效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但间断性补充(每月一次甚至频率更低)就没有作用了。
补维D主要有3种途径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成人每天10微克,65岁以上老年人每天15微克。
晒太阳
最好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之间,每次晒20分钟,要裸露前臂、双手、小腿等部位,不要隔着玻璃晒;肤色深的人晒太阳时间应多于肤色浅的人。
调整饮食
常吃高脂肪的鱼类,如三文鱼、马鲛鱼、金枪鱼,以及蛋黄、奶酪、肝脏、谷物、奶制品、豆奶等,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但效果要比晒太阳差一些。
服用补充剂
经阳光照射皮肤而合成的维生素D有自限性,一般不会过量,但服用补充剂存在过量可能。为满足身体所需,儿童、妊娠女性、老人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补充维生素D。因为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与大家熟悉的水溶性维生素C、B族维生素相比,较难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在肝脏中过量储存,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
责编:万枝典
一审:胡泽汇
二审:朱晓华
三审:赵雨杉
来源:生命时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