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慈利县经投集团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揭春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7 10:48: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揭春梅

清晨,荷峪村从静谧中苏醒过来。推开布满霜花的窗户,慈利县经投集团派驻杨柳铺乡荷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向红英开始了新的一天忙碌。

穿过乡间小道,路边有蜡梅正傲寒盛开,走过田间地头,勤劳的人正在果园里施肥、培管,在希望的田野上,荷峪村的每一个生命都在倾情释放斑斓色彩和蓬勃生机。

驻村近两年,带着慈利县经投集团先后投入的200多万元资金,驻村工作队与支村两委一道带领村民抓党建、谋发展、促振兴,齐心协力绘就了一幅美丽宜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化党建引领,点燃“红色引擎”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

驻村之初,乡村工作从何处着眼?慈利县经投集团驻村工作队把目光瞄准党组织建设,“就从提升支村两委班子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着手”。

结合村情实际,经过研究讨论,驻村工作队与支村两委决定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由村集体、经济能人、广大果农共同持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同时,为有效促进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荷峪村推行了“标准化”管支部、“闭环式”管支书、“积分制”管党员举措。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始终把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首要任务,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促规范,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留下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壮大优秀产业,驱动“绿色发展”

在荷峪村的柑橘打蜡厂,村民正有条不紊地将一箱箱包装精美的柑橘、橙子搬运到货车上。这些果实经过严格的筛选、清洗、打蜡等工序,保持着充分的新鲜度和品质,将被发往全国各地。

眼前这个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的柑橘打蜡厂系产业发展所需,曾在2023年除夕前被一场暴雪压垮了大棚,后在慈利县经投集团的帮扶下迅速完成了重建。

近年来,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荷峪村因地制宜发展了柑橘和藤梨。2023年5月,县经投集团驻村工作队到来之后发现,村里的水果产业规模不小,特别是柑橘系列,全村共有1100多亩,但配套设施却并没跟上。

2024年,聚焦产业设施配套,县经投集团先后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工作队又联合村干部积极向上争资,完成了总投资约169万元的荷峪村柑橘示范园及附属工程项目,并完善了预冷库、打蜡厂及打蜡厂的选果洗果一体机运行和附属设备。如今村里以柑橘打蜡厂为依托,投入冷库收购存储柑橘,对接各大收购商,实现柑橘应收尽收,及时变现充实了村民钱袋子。

为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还围绕154亩藤梨打造了“藤梨基地”,建设了藤梨“荷峪品牌”,并流转100亩土地,实施垦地栽烤烟项目。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均稳定在30万元以上。

心系群众冷暖,解决“急难愁盼”

2024年初,唐植欣生病住院手头拮据,结对帮扶人慈利县经投集团董事长吴志勇自掏腰包帮忙支付了1800元住院费。7月,大二学生徐婷因家庭困难一筹莫展,吴志勇替她争取到5000元助学金后又私人捐资5000元,让她安心上学。

因发生意外事故且家中尚有两个孩子上学,王章礼一家被纳入监测户,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钢主动与之结对,为其制定帮扶措施,排除返贫风险。

结对帮扶人多次替帮扶对象韩才任销售年猪和橙子,为老韩一家增加经济收入1万多元……

想方设法替联系户解决就医、就学等烦心事揪心事,千方百计为结对户销售蜂蜜、花生油等农产品,慈利县经投集团工作人员将全村76户脱贫户263人当成亲人对待,能享受的政策绝不允许有一人遗漏,能帮上的忙绝不袖手旁观。

群众呼声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聚焦群众期盼,全年实施村道白改黑工程1000米、组道扩宽800米,新建机耕道3850米,新装路灯10盏;建设美丽屋场1个,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新建文体广场1个,村卫生室和农家书屋改造升级,荷峪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此外,县经投集团还结合重要节假日深入开展送温暖慰问走访活动,加强对特困党员、群众日常关怀和帮扶。据不完全统计,自驻村以来,慈利县经投集团在荷峪村开展大型重阳节活动、节假日送温暖慰问走访活动,累计投入超10万余元。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 内生动力

在2024年12月的主题党日活动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向全村党员汇报了一年来的帮扶成果。

年初有承诺,年底有汇报。“让村民了解我们的工作内容和进度很有必要。”向红英明白,乡村振兴不是驻村工作队的独角戏,“群众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我们要让驻村帮扶的‘外部’力量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为了充分激发群众自我振兴的动力,面对涉及村庄发展、村民利益、民生保障的事项,荷峪村充分发挥屋场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的共议共治作用。同时,驻村工作队队员、支村两委干部、网格员、村民代表还定期收集群众呼声,村委会及时公开决策事项、公布解决情况、展示发展成果,实现“村民出题、两委答题”,达成“村民群众共建共享”。

当诉求被解决、建议被采纳、意愿被尊重,群众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村民热情高涨,在组道扩宽、美丽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踊跃参与,投工投劳,竞相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建设中去。

群众主动参与,发展事半功倍。2024年,荷峪村厕所革命、环境卫生治理、控违治违、社保医保缴费等各项工作都在全乡名列前茅。村里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投身现代农业,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责编:上官智慧

一审:上官智慧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