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深处听惊雷——评杨鎏漩的山水画

谭伟平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7 11:14:00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貌,同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与想法。2016年应朋友之邀观看了年轻画家杨鎏漩的画展《我写我心》,就对他的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年他勤奋创作,佳作迭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特色。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迅跑,成为省内较有名气的年轻画家,绘画作品频频获得各种奖励,还被推选担任了长沙市天心区美术家协会主席,2021年又入围湖南文艺界“三百工程”人选,在美术界崭露头角。

综观杨鎏漩的山水画创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体现了贯通天地的灵气

杨鎏漩从事山水画创作有家学的渊源,但200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动漫艺术设计,十年前一次到湘西旅游,面对大湘西奇异的山水、美丽的乡村,深深打动了杨鎏漩,使他萌生了进行山水画创作的意愿。而著名山水画家、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的一次学术讲座和现场的山水画创作示范,让杨鎏漩看得如痴如醉。从此便改弦易辙,沉迷于山水画创作。

多年的动漫画创作经历,使他的山水画创作不同于传统和他人的山水画,在文雅的诗情画意之中,涂抹了一层空濛幻觉的现代科幻色调,如《天空之城》,粗略一看,仿佛是电影《阿凡达》的场景:悬停于空中的山体树木,飘浮在云海之上,无垠的宇宙若隐若现……。但我们熟悉的村落亭楼又历历在目。这幅画将动漫的浪漫主义元素与中国山水画的写实传统融为一体,将学院派传承的笔法,与动漫界汪洋恣肆的笔法结合为一,非常典型地呈现出杨鎏漩山水画别具一格的想法与构思,体现出他可以贯通天地的独特灵气。虽然这一探索的作品还不多,在艺术上也显得有些青涩,还需要更多的磨合。但假以时日,相信他能走出一条不同他人的山水画创作之路。

同理,在另外一些作品的创作中,也不同程度看到了他力图贯通天地的努力,如《月卧云海待星来》,在他的笔下,白云被撕成了片片飞羽,与树木河流混为一体。从中不难看出有动漫设计的痕迹,如能融合贯通,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二、画出了山水的流动感

杨鎏漩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转向山水画创作时说,想用

“用中国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翰墨戏韵》20180828杨鎏漩),也就是说,他在下决心转向山水画时,就立志要画出不一样的山与水。

从什么地方去画出不一样呢?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

《等待雨来》所撷取的是大雨前的景物,与一般山水画取材不一样,杨鎏漩取材的是暴风雨快要降临前的情景:枝摇草颤、树晃影乱、风声鹤唳、彤云密布,这时的景物毫无美感,但却真实表现了暴风雨前大地景物的状态。传统山水画多抓取自然界最美好的一刹那,以静喻美,来表达万物带给我们的美好一面。而杨鎏漩有意抓取自然界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一刹那,以动呈变,来表达时间艺术难以呈现的流动感,以牺牲美来换取艺术的“另类”创新,这种探索是大胆且具有颠覆性的。包括他的《待雨图》、《雷雨》等等都属于此类。他用一种新的切入与构图方式,力图打破传统山水画的美学符号与构图定式,试图表现自己的艺术思考与美学符号,以动破“静”,来隐喻山水自然的变幻莫测,来实现艺术表现的多样化,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山水画的独特理解。体现了年轻一代画家求新求变的主观努力。

▲ 雷雨

1.追求有韵律的色彩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讲究意境、韵律与表现形式,其中的韵律具体体现在构图、符号与色彩上,对于画家而言,这也是比较抽象难以言说的概念,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体验与实践,才能悟到其一二。

杨鎏漩的水墨山水,尤其是着色的水墨山水画,有自己独特的韵律——既追求画面色彩的明快艳丽,又讲究画面色彩的匀称统一;既注意画面色彩与构图的浓淡关系,又有意识突出某一种色彩的点化作用。而且在着色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既有淡雅幽美之作,如《樱花开了几转》,又有视觉冲击力很强的重彩之作,如《红霞满天》,还有青绿山水之作《麓山赋》。不墨守陈规,自觉有意识在色彩上进行个性化探索,敢于用自己的色彩、构图与符号,来表现山与水的肌理、色彩与符号,努力创造有别于他人的韵律,这种精神值得提倡。

2.别具一格的命名

观摩杨鎏漩的创作,发现他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对画的命名与众不同。众多的山水画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习惯用固定的字句或古典诗词来命名作品,造成山水画命名的单一与重复。作为年轻的山水画家,杨鎏漩在山水画命名方面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探索与创新。他在画的命名上,既继承传统又灵活多变,有时化用典雅句式来命名,如《祥云入画》、《红霞满天》,《等待雨来》、《天空之城》、《闲朝向晓出帘栊》、 《月卧云海待星来》、《无事闲来挥尘墨,微蹙眉儿思悠悠 》等等,不拘泥古典句式的命名,在此基础上进行翻新,显得活泼自然。有时完全用一种新的语句来命名,让人耳目为之一新,如《樱花开了几转》、《我想,想捧手星辉送给你》、《还记得吗…窗外那被月光染亮的池塘》《阳台上叫不出名字的花》、《被雨点打湿的窗台》,《第三十五次雨季的到来》等等,是明白晓畅又富有诗意的命名,完全打破了古典山水画的命名习惯,创造了一种富有现代韵味与诗意的命名格式,打造了作品通向年轻的一代受众的通道,拓展了作品的广度,释放了作品的深度,传递了作品的温度,使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更易于让年轻一代接受,说其是中国山水画命名的突破也毫不为过!

相对于杨鎏漩的年龄与绘画经历而言,取得目前的艺术成就,可以值得我们期待。但相对于中国画博大精深的内涵、源远流长的历史而言,杨鎏漩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艺术的广度上,作品的审美深度上,风格的探索与定型上、精品力作的思考与打磨上,尚有待于进一步努力。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能看到一个不断超越创新、不断推出自己精品力作的杨鎏漩!

发表于《湘江文艺》2022年第2期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