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18 09:09:56
好消息!今年的厂甸庙会将如期而至,主打传统文化消费体验!
过年逛庙会是老北京人重要的必选节目之一,但凡是个“老北京”不能不提的还是厂甸庙会。
中国庙会之首
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清代以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以琉璃厂为中心,绵延数里的长街上,摊位鳞次栉比,游人肩摩踵接,扶老携幼,兴尽归来,带上呜呜作响的风车或大串糖葫芦,确是饶有情趣。
厂甸庙会有这些“著名标签”——
它是离中轴线最近的庙会
它是中国四大庙会之首
它还是国家级的非遗
书市、年画展……相比于北京其他庙会,厂甸庙会充分突出“文市”特点。
厂甸和琉璃厂
明永乐年间,在迁都北京以前,为了营建皇宫,在这里设官琉璃窑,烧制五色琉璃瓦。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修筑了外城后,这一带已经比较繁盛,海王庄之名逐渐湮没,而叫成琉璃厂厂甸,也称琉璃厂或厂甸。
清代仍在此处设琉璃窑。到了乾隆年间,把琉璃窑迁到西山(今门头沟区琉璃渠),而琉璃厂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成为一个市肆。
厂甸就是现在的琉璃厂,虽然是同一个地方,彼此的含义不尽相同。
约定俗成——
说起琉璃厂,是属于平常日子的。
大家耳熟能详的荣宝斋、戴月轩、中国书店、萃文阁、汲古阁、一得阁都坐落在800米沿线的东西琉璃厂。
而厂甸是专指过年时候在这里举办的庙会。
老北京人,尤其是孩子,不去逛逛厂甸,等于没有过年。
过去有竹枝词说它是:“京都市庙知多少,热闹开春第一场。”
游玩亮点
荣宝斋: 荣宝斋前身叫松竹斋。松竹斋是一家颇有名气的南纸店,主营文房四宝,兼营中国传统的文玩字画,于康熙十年,即公元1672年创建。数百年来,这家老店饱经沧桑。自新中国成立后,荣宝斋历久不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店。
中国书店: 在众多书店中,中国书店因收购、经营古旧书而独树一帜。据北京日报记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书店在琉璃厂设有收购处,各种书刊不按斤收,而是采取议价形式。中国书店对发掘祖国文化遗产、保护文献、提供学术研究资料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得阁: 记得小时候学毛笔字,用的墨水都是一得阁的,满满的回忆。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墨成为了书画创作的必备之物。公元1865年,世界第一滴墨汁“一得阁”在北京琉璃厂诞生,结束了古代文人上千年的研墨之苦。2014年,一得阁制墨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
文化景点
杨梅竹斜街: 非常适合citywalk的宝藏胡同,杨梅竹斜街连接着大栅栏与琉璃厂,让两条老街由蜿蜒阻隔变成了浑然一体的通衢大道。
杨梅竹斜街在明朝时称为斜街,据说这胡同里有一个杨姓的媒婆,在清朝时便改称为杨媒斜街,到光绪年间,谐音雅化为杨梅竹斜街。
散落在杨梅竹斜街上的古建还有许多,例如名噪京都的“八大楼”之一的泰丰楼、堪称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首的青云阁等十余处。
责编:李莉芹
一审:李莉芹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