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婷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5-01-18 14:44:46
在今年两会发布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字一共出现了14次,一个个湖南之“首”,一步步实干之“印”,“首”的背后是领衔,是开创,更是奋进,是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是推陈出新、勇立潮头,更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湖南见“首”,总让人心生欢喜、满怀敬意。
领衔,湖南留下长长的“大事记”
翻看2024年画上精彩句号的“湖南工作答卷”,“首”字词句,映入眼帘,目不暇接。
产业“压舱石”进一步巩固。新增7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数达72个,均居中部首位。
创新“动力源”进一步激活。“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核心技术20 项,创新“首台首套首创”产品 18 个,国内首台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上轨运行。全球领先、国内唯一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试运行,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其中1项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全球最大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等一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涌现。
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下线仪式现场
中部崛起“新定位”进一步提升。对非贸易额居中西部首位。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综合竞争力居中部化工园区首位。张家界入境游客量居中西部地级城市首位。147 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 98.6%,居中部首位。
……
从田间地头到车间工地,从文旅街区到繁华商圈,这是力量在积蓄,更是希望在拔节生长,这些“领衔”都是一个个“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湖湘印记。
开创,湖南得“新”应“首”
近年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湖南能够顶住多重压力,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湖南发展的动力和韧性从何而来?不断攀升的“含新量”是湖南之“首”的重要支撑。
2024年,相较以往,湖南推陈出新,可谓“新”潮澎湃。
从产业看,百亿企业蓄能成长、千亿集群聚能成势、“智赋万企”注能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善,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6个万亿产业集群支撑有力。
湖南湘江新区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土方机械园,工人在中大挖装配车间生产作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通讯员 陈然 摄
从业态看,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居全国第5,电子信息、现代石化、北斗规模应用、“两个融合”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从市场看,“北向”中欧班列、“南向”湘粤非铁海联运、“东向”怀化东盟班列开行量均超千列,“东向”岳阳城陵矶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6.6%。湖南“朋友圈”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
2025年翻开新的篇章,湖南“开年即冲刺”的势头已经显现。以产业升级塑造新动能,以多元市场开辟新前景,以改革开放激活新需求,“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愈加具体清晰,这些都是湖南迎难而上、勇立潮头的生动注脚。
奋进,湖南干字当“头”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湖南之“首”,实干之“印”,一个个汇聚成为“奋进”的落笔、“精彩”的见证。
2025年湖南将继续以奋进之“姿”,实干之“态”,锚定“三个高地”持续用力,瞄准“奋勇争先”砥砺前行,紧扣“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积极作为。
让我们把时光的指针定格到今年两会这个充满希望与憧憬的起点,省长毛伟明在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热切号召,字字振聋发聩——
抢抓机遇加快干。下好先手棋、打好提前量,能早则早、能快则快,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做到起步就起势、提速更提质。
勇于创新大胆干。紧紧抓住开拓创新这个跨越周期的动力源、赢得未来的胜负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奋发进取,以敢闯敢干的新气象打开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事不避难主动干。直面问题不回避,应对挑战不退缩,坚决防止“躺平”思想,时刻保持攻坚状态,在化解矛盾中体现忠诚、在迎接挑战中主动作为、在推动发展中彰显担当。
凝聚合力齐心干。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中当主角、同心干,努力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蔚然成风,汇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合力。
透过近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到湖南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凝练其中的那些情怀、精神与召唤,将集光成束、漫星而河,指引我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迈步向前。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