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8 19:20:27
文丨杨文芸
简洁大气的乳白画框中,斑驳摇曳、自然清新的茅草跃入眼帘:艺术家惯用的日本荷尔拜因水彩画专用颜料,将飘逸野草,以中式笔触融合西式布面油画风格画出来,其色彩的丰富、线条的流动感、画面的激透视感,投射出卓尔不群的意味与和谐。
十年前,老乡为我介绍了他一位朋友:浓眉大耳、倜傥风度的月浪,作为怀素与濂溪家乡的青年才俊,我觉得他的书画沾染了草圣大儒的气息。
去年夏天,月浪工作室从曙光路新长城搬到了万家丽路的喜盈门范城。1800平方米的大工作室墙上,置大小几十幅工写兼具的山花与果实、风景画,还有“月浪式狂草”。
我望着墙上那幅《斑鸠刚刚飞过》,听他聊起作品的创作历程。
“我在小镇待过大几年。那是我一个同学家的后山上,风景非常美,有一大片高高的茅草。我喜欢到那里去写生画画。茅草在不同的季节,色彩一直在渐变,发芽时青翠、抽穗时斑白、扬花时谷黄、成熟时玫红。一簇簇一排排,随风摇曳。远远望去,像极了天姿柔媚的姑娘。”我听得入迷,画面感油然而生,思乡情结那一刻瞬间打开了。
小时候我在湘西南一个山清水秀且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待过十几年,各种颜色的茅草也都见过,在我脑海里,乡间野草随处可见,但却和洞庭湖的芦苇有一比:艳而不俗、娇而不媚、香而不语、清丽出尘、随风飘逸。
“客厅里就要大幅,起码四尺以上。艺术来自乡下,你要这幅画在城里画不了,我得去一趟老家,来回画个好几天。”月浪笃定认真。
记得2023年10月15日,《斑鸠刚刚飞过》刚画好,随即入选《水彩之友》。月浪的忠实粉丝、收藏家雅安女士这样评价:在他的笔触中,饱含着一位以灵魂作画的少年,那追求极致不断创新的思想。“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茅草正与苔米一般,它朴素、卑微,在广袤大地自是低级植物,甚至寄生于旷野洼边,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月浪画作,是用青春歌颂理想,他的眼光和触觉难能可贵!
月浪率真,经常在自媒体晒他微醺后的狂草,乡下采风、思考时或是画展上的照片;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夜半朋友圈发的风格独特的音乐。那些音乐多半很本土化,让我想起多年前我在《音乐小筑》里曾收藏过的一位巴基斯坦女星的反战歌曲,深沉、自然、清丽、淳朴,有着强烈的异域风情;烈酒跟音乐大概是艺术家的灵犀之源吧。
“青山绿水绕廊城、万水千山只等闲。”乡村的山水滋养了我们的天真浪漫,广袤的田野山林写满了我们快乐无邪的童年。一幅画让人瞬间满足了一个极致而简单的愿望,忘掉了尘世间多少的浮华!
古代文人陆机,他在《文赋》里写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是叫我们写(画亦然)东西时,思想要放开和长远,在创作风格上要立意深远和追求创新,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月浪孜孜不倦的艺术主张,不正是如此吗?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