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千年阁韵,唱时代风华:弦歌中的城阁往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9 13:05:20

文|刘华波

近日,一首由袁树雄父子作曲,其本人作词并演唱的《满城烟火醉繁华》近日作为阁下天心的主题曲在各大平台发布,作为天心区在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暨“南城十年”宣演会的重磅节目,进一步揭开了天心阁的神秘面纱,引领我们探寻天心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感受这座古城楼与长沙城交相辉映的动人故事。

一、古韵新声:旋律勾勒的历史长卷

歌曲伊始,前奏以适中的速度奏响,其节奏韵律仿佛是天心区隐匿于岁月深处的脉搏,在沉稳律动中,缓缓拉开历史的帷幕,恰似天心区蜿蜒的历史轨迹和错落有致的城市脉络,舒缓的旋律如同一缕轻柔的晨雾,悄然在空气中氤氲开来。

歌曲在小调音乐的进行,A段的音乐旋律中音程跨度较小,似乎在描述那蜿蜒曲折的青石小巷,云雾缭绕的古老城墙,以及若隐若现的天心阁楼台,这些景色在旋律的勾勒下,构成一幅静谧而古朴的画卷。

随着旋律推进,进入B段,音程跨度有了变化,开篇就以小六度的音程进入高音区,在“一排排、一行行”进入短暂的平缓后,又继续在高音区进行发展,此时的旋律将灵动的音符融入其中,恰似江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又似古城中穿梭的行人脚步,旋律的变化暗示着这座城市在历史进程中的不断发展与文化交融。随后,经过三个小节犹如灵动音符桥梁般的间奏,歌曲巧妙地回归 A 段。

反复乐段中,前三小节节奏与音程依旧保持着那份熟悉的亲切感,然而在关键的第四小节,旋律却如神来之笔,以“3、4”两个音的节奏巧妙变化,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如同平静湖面被一颗小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瞬间将歌曲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推向 B 段的高潮部分。

高潮部分的旋律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次次冲击着听众的心灵海岸,经过反复的渲染与强化,音乐毫无保留地攀登至歌曲的最高音,宛如城市发展至巅峰的壮丽景象。最后,以长时值的音程缓缓落下帷幕,恰似繁华落尽后的宁静与深沉,又似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无尽的故事与未来的憧憬,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与回味。

二、词绘乾坤:歌词镌刻的时代印记

这首歌曲的歌词,宛如一把细腻的刻刀,在音乐的画布上精心雕琢出天心阁及其周边的历史风貌与时代变迁。

“青石小巷云雾绕城墙,天心阁楼台风铃叮当”,开篇两句便营造出如梦如幻的历史氛围,将一幅古朴诗意的画面推到听众眼前。“青石小巷”承载着岁月痕迹,每一块石板都诉说着行人故事;云雾缭绕的城墙透着厚重神秘,阁楼台上的风铃宛如穿越时空的信使,传递往昔声音。

“太平小巷青瓦配白墙,杜甫江阁依偎江风陪月亮”进一步丰富画面层次。太平小巷的青瓦白墙展现江南水乡般的清新雅致,反映出长沙城独特建筑风格。杜甫江阁的出现,清晰呈现历史文化脉络,其“依偎”江风、“陪伴”月亮的拟人化描写,赋予景物情感,与天心阁一同见证历史沧桑巨变。

歌曲副歌部分,“街头烟火静静守护城市的温暖,一排排、一行行,灯火辉煌....”歌曲视角转到现代的城市,明亮的灯火、热闹的街头、来往的行人,构成了充满烟火气的现代化都市,彰显出城市的繁荣。

“千年风雨百年的沧桑,在这炽热的红土地上”,以宏观的视角回溯这片土地的历史,岁月的洗礼、时代的更迭都在着寥寥数语中得以体现。“炽热的红土地”更是赋予了这片土地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情感温度,它历经战火洗礼,见证城市重建复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奋斗的青春在路上”,让歌词从往昔的沧桑迅速切换到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当下,引用“恰同学少年”唤起人们对青春朝气与拼搏精神的共鸣,展现出人民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历史的传承在新的时代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整体来看,歌曲通过对天心阁、太平小巷、杜甫江阁等标志性景观细致入微的描绘,以及历史与现代场景的交织融合,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时空画卷。字里行间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谊,既有对历史文化的敬重与缅怀,也洋溢着对当下城市繁荣发展、人民努力奋斗的赞美与歌颂。

三、歌者心声:演唱传递的历史情怀

袁树雄的歌声从其《早安隆回》开始,就一如既往地让人共情,听者能够非常迅速地进入歌曲意境,代入感非常强,这首歌的演唱亦如此。他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引领听众在历史长河中畅游,领略天心阁蕴含的历史情怀。用他轻柔且有磁性、略显沙哑的音色,带着敬畏与深情,生怕惊扰沉睡的历史,让听众真切感受天心阁的静谧与神秘。

当唱到与历史文化相关内容,如提及杜甫江阁以及“千年风雨百年的沧桑”时,声音逐渐变得醇厚有力,融入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与感慨。那醇厚嗓音仿佛从历史深处传来,让我们感受到湖湘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演唱“街头烟火静静守护这城市的温暖,一排排一行行灯火辉煌”时,声音中多了温暖与活力。袁树雄通过演唱,将天心阁周边的人间烟火气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完美融合,展现其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体现对歌曲深刻理解与精湛演绎能力。

四、时代交响:歌曲映照的发展征程

《满城烟火醉繁华》绝非仅仅是对往昔历史的回溯与吟唱,更是一面映照天心区蓬勃发展进程的时代明镜。诚如歌词中“人间烟火激情流淌着千年风华,共醉这繁华”所描绘的那般,天心区于时代的澎湃浪潮中,宛如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稳舵前行,在传承千年历史文化瑰宝的同时,全力扬起现代发展的烈烈风帆,尽显蓬勃活力与盎然生机。

自 2015 年暮云、南托两街道划归天心区管辖的十载岁月里,这片土地城镇开发边界迅速拓展至 75.4 平方公里,解放垸基本农田的成功调出与大托机场的顺利搬迁,为区域发展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空间蓝图。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芙蓉南路、新韶山路等交通干道纵横交错,贯通南北、连接西东;长株潭城际铁路与地铁线路交织成网,协同“大托——解放垸”等区域内日益细密的交通“微血管”,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交通枢纽体系,为区域经济腾飞筑牢根基。

近年来,天心区新质生产力项目纷纷落地生根: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中国电信中南智能算力中心等标志性项目璀璨闪耀,360全国科技创新研发总部等优质项目加速推进。国家级与省级产业园区齐聚,“三园、三心、三谷”协同发力,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喷薄欲出。公共服务领域中七大优质教育品牌纷至沓来,多所新校建成启用,优质教育资源全学段覆盖,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与智力支持。“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餐饮、露营等多元产业蓬勃兴起,村民收入实现倍增。

歌曲《满城烟火醉繁华》以天心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暨“南城十年”宣演会为重要契机应运而生。它以“文艺 + 宣讲”的独特创新形式,将天心区十年筑梦南城的奋斗历程凝练成一段段动人旋律、一句句深情歌词,化作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

责编:胡雪怡

一审:胡雪怡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