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亲戚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0 11:39:14

文丨钟先鲜

那还是2021年的春节前,老父亲锺叔河住在医院里,念叨着他小时候吃过的平江长寿街的“扎肉”,我看着再度中风卧床的老父亲,为之心碎。

平江乡下给父亲留下的都是满满的回忆。在那无数个寂静的晚上,听山里人来讲离奇古怪的故事,围着锅台吃“扎肉”,那民风民俗,纯朴而真挚,影响了父亲的一生。在他十五岁时写下了《珠窗述闻》(最近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

山野的风,干净而凛冽,吹拂了少年的心,也吹开了他文学之梦。

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开头,2021年我父亲病了 ,这次真正是“病倒”了。半边身子瘫痪,饮食起居全靠别人帮助。他自己也一度沮丧,消沉,他内心的孤独与恐惧,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段时间父亲的情感也很脆弱,常常感伤,流泪,回忆童年。童年的记忆,是对一个人心灵最好的治愈。

父亲那段时间特别想吃他小时候在平江乡下吃过的东西,又近年关。

“长寿街的扎肉”,我听父亲喃喃自语,心里很是酸楚,我怎能帮父亲弄到长寿街的扎肉呢?

我只要能找到一个“长寿街特产店”的电话就可以买到了。这是我想起我的老同事、幼儿园的龙敏求老师,她们夫妇二人均是平江人,而且她家也经常有往来的亲戚朋友,说不准能打听到一个电话。

我拿起电话就给龙老师打去,龙老师说,“你爸爸很有口福,正好我家老李一个朋友今天要从长寿街来送点扎肉。到时候给你爸爸分一点去。”

傍晚, 我就从龙老师那里拿了平江扎肉回家,让小谢做了给父亲送去。我也知道老人吃的不是“扎肉”,而是一份意念,一份情怀。

过了几天龙老师又打电话,她说一个平江老乡周总听说后,来长沙给女儿送东西顺便专门给钟嗲嗲带了一份年货,有扎肉、油豆腐、烧肉、年糕,你快拖个车子来。我马上和小谢拖了车子去把东西取了来,直接拖到病室,让爹爹看看。

心里真是百感交集,也不知怎样来酬谢周总。按照龙老师提供的电话,加了周总的微信 ,表达了我的感谢也同时想给一点费用,哪知周总说:“这点东西也不值几个钱,一个同乡老人喜欢吃,这也是我们家乡人的荣幸,你们就把我当作一个远房亲戚吧。”多朴实的言语,多真挚的情义;一位来自平江长寿街的同乡,他叫周小平。素未谋面,却对一个平江的耄耋老人这样上心?

平江属于山区,山区人有山区人的特质,那就是执着、重情义。只要是亲戚,不管有多“远”,总是亲戚,是亲戚总会相互走动,总会礼尚往来。

今天,又看到大姐发在家人群里的平江扎肉、油豆腐,大家都为之感动,真是托龙老师和李部长的福,五年了,爹爹都能吃上他儿时吃过的“扎肉”。五个年头了 ,周总总是在年关这个时候,在匆忙中,从长寿街到湖南日报,把家乡的味道从报社传递到了父亲的手中,这浓浓的平江味也飘进了我们每个姊妹的心中。

远方的亲戚,谢谢你!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