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刻在青石上

黄始兴   新湘评论   2025-01-20 11:12:28

到五宝田看古建筑去!

五宝田,地处辰溪县上蒲溪瑶族乡,一个大山深处的村落。

自从五宝田古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民族特色村寨等桂冠后,那些美丽的古墙大院便被媒体不断展示,古村名声就在三湘四水、大江南北响了起来。世人的眼球、脚步被吸引过来,远处的来一次慕名畅游,近处的来一次惊奇快意。

脚步、车轮,在曲折向前延伸的山道上,浸染上一抹纯净的绿意,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山花、池塘、流水、鸟鸣中一路前行。人还陶醉在山光水色中,眼前豁然一亮,但见青山脚下,一片田园边,一处规模宏大的古民居建筑出现在面前。

随着导游的引领,脚步轻叩在一溜青石板道上,眼光慢移在高墙门框窗棂上,耳边传来导游如数家珍般的娓娓介绍:这是一个始创于明末,有着四百余年历史的古村落,村中的高门大院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十几处独门独院宏阔精美的民居院落,集中连片成一个一万多平方米的古居民建筑群落,历经风雨却完整保存下来。在这些古建筑中,有一般民居,有用来休闲的别墅,有书院式的耕读所。封火墙、闸子门、八字大门映照着历史沧桑;三合院一天井,干栏式木房,呈现出江南瑶乡的建筑风貌,经过漫长时光的浸润,沉淀得古色古香。

相对于那些远方来古村观光的游人,我对五宝田更熟悉,认知更深刻。因为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春夏秋冬,多少次行走于村子中,被人领着游,领着别人游,看过所有的高墙大院。一扇扇石大门,一处处门楣题字,一幅幅窗户雕花;赶考书箱、走马灯、雕花古床文物;村子名字的来历,财富来源的传奇,一个个鲜活的仁义、忠贞、孝德、耕读兴家的故事……这一切我都已耳熟能详。

和所有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样,游完之后就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特别的印象:村子古建筑是大湘西的建筑明珠,精美的大院是村落建筑中的精华,而石头建筑则是大院中的精华。

石头建筑,是村落古建筑中的突出符号。所以,到瑶乡,不能不去看五宝田古建筑;到了五宝田,不能不认真看石头建筑。进村,踏足、举目之处都可见石头建筑靓丽身影。大院大门、台阶、巷道、廊坊、天井、水沟、桥梁、水坝、坎基都是石材;一些人家的旧水缸、凳子、旧鱼缸、马槽,也用石头做成。这些石材建筑、用具经过能工巧匠精心打磨制作,规格高,大方精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理念。形制上,有圆形、半圆形、方形、菱形;装饰上,有浮雕花卉、草木等吉祥植物,有大象、麒麟、猴、鹿、飞龙等瑞兽,还有云纹图案、宝瓶用具,以及扶正压邪的太极八卦图。柱基石上圆下方,分别有着四面、八面、十面、十二面雕刻,象征天圆地方,四季发财,月月红,传达着传统古朴的美好祝愿。一座阔大的古院落,琳琅满目的石雕、木雕,就像一处长画廊,让人目不暇接,养眼醉心。

村里石道沿溪伸向外村、远方。石道旁古树千年,盘根虬枝,树皮斑驳,布满青苔。大树苍老却又枝繁叶茂,洒下一片绿意荫凉。树上横生出的枝条,悬挂一排青青藤蔓,垂于水面。倒影水中,恰似仙女打开瀑布般的头发,来到清溪流水中洗涤梳妆。仙女梳头,古村一景,既有仙风,又有人间生气。

五宝田古村,大量用来建筑的石头,叫玉竹石,因石头中隐现的纹路神似亭亭玉竹而得名。石面青色如碧玉,给人清凉沉静之感。玉竹石分布在沅水支流蒲溪的中上游20公里范围内,非常独特。村子因采用大量玉竹石作建筑,所以人称“玉竹石村”。一个优雅美丽的名字,承载着精美的建筑艺术,和美好生活追求,可谓珠联璧合,绝色双配。给人以视觉上美好享受,情感上无限遐想。

时光在五宝田古村长满青苔的封火砖墙上、被脚步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上、高大威严的青石大门上、苍老的古树树梢上无声流逝,村落依然在山水田园之间、村民的烟火熏陶坚守中默然静立。游人一批一批,带着畅游的喜悦、收获与回味,留下脚步的余音走了,而村人们则世代相传,在这片祖辈留下的、刻下生活痕迹的高墙下、木吊脚楼内、青石板道上过着日常生活。呼儿唤女、锅碗瓢盆交响、鸡鸣犬吠、早食晚饮,给村落一份人间鲜活气息,把古村岁月延伸得悠长。

闲暇时,几个人聚在石大门外的廊道上谈天说地,说古道今,家事国事天下事一起聊;或来了棋兴,就在石板上,随手画一个民间流传的打山棋盘,折几节树枝,捡几个小石子,抢位布阵,摆下战场。双方聚精会神,拿出绝招,棋里藏招,脸上无锋,几个回合,胜败一笑,下到兴尽为止。来个客人,邀上邻居好友,在石板天井里聚餐,喝瑶乡醇米酒,吃巴掌般大块腊肉,大碗血鸭;杀年猪时,煮一大锅庖汤,邀请四邻八舍,团团围坐,敞开肚皮吃;稻禾成熟时,两面煎得金黄的稻花鱼诱人食欲,让人口舌生津。席上互相敬酒夹菜,年龄高低,按辈分称呼,讲究伦理纲常,气氛融洽友好,杯酒一笑泯恩仇。

妇女们,在大好天气有闲时,聚集在一起,盛装上场,穿上一色民族服装,欢声笑语,精神焕发。大家跳起传统民间舞蹈《霸王鞭》,唱起古歌《莲花落》,琴声悠扬,歌声阵阵,鞭上铜钱“沙沙”,丝线飘动,舞者歌者都进入了忘我境界。吹唢呐的小伙,站在石拱桥上,面向大山、田园,鼓起腮帮,娴熟地吹起《龙船》《龙灯》《迎亲曲》,清脆、悠扬的唢呐声回荡在村落、山水之间,应和着山风、水声。

村前一条玉带溪,绕村而过,水流潺潺。溪水从村前一条古石坝上跳下,形成一段短瀑,瀑下溅起一片白色水花。坎下是一处水潭,平静清澈、碧玉如镜;水潭上是一座风雨亭,亭子建在玉竹石架的石拱桥上,亭桥一体。人们在桥亭上休闲,看鸭子、大白鹅高昂着头,似一艘小画船,在水潭上悠闲游动、嬉戏。

油菜花开放时,一大片农田里,流光溢彩,蜂飞蝶舞,一派欣欣向荣的农耕气象。村民说,油菜种得最多的农户,一年可产一千多斤菜油,收入一万多元。

石头是冷的,岁月是无声的,而村民的日常生活是热的。

石头是硬的,因此它刻写记录的历史岁月是真实的,长久的。

在五宝田的大量玉竹石建筑构件中,石头细密的纹理像一张张留声机,播放着一曲曲音乐——村民古代和现代生活曲。《霸王鞭》里的《莲花落》古曲,现代广场舞曲,农家石屋内客人的欢笑声,演绎成古韵新唱的音符旋律,从石头建筑里、封火墙上、深巷内飘出,绵绵不绝地飘向田园、山水间……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