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0 15:49:03
申报单位简介:
通道上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大湘西地区最具规模的研学写生基地运营平台,旗下运营两家接待规模1000余人的研学写生基地:泼墨山庄(皇都侗寨研学写生基地)、湘乡会馆(洪江古商城研学写生基地)。通过十年发展,公司将大中院校艺术研学写生与非遗文化相结合,探索开发出了一系列优质的研学精品课程和艺术实践课题。2019年基地获评为“怀化市首批研学示范基地”,为了更好服务高校艺术实践考察,2019年公司成立上景旅行社,积极探索优质艺术考察线路,全方位服务好各大专院校艺术实践课程需要,2023年上景非遗工坊被省文旅厅评为“省级非遗工坊”。现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研学写生、艺术交流、酒店民宿、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创产品研发与生产、境内及入境旅游业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文旅企业。
案例(课程)内容:
安江农校纪念园-农耕文化
纪念园的前身——安江农校 ,安江农校前身为国立第十一中学职业部,1939年建于湖南武冈 ,因日寇南侵,抗战时内迁于此。校址是闻名湘西的佛教古刹--胜觉寺。1950年2月,更名为湖南省安江农林技术学校。1953年,从重庆西南农学院 毕业的袁隆平 来此任教。1958年,学校下放黔阳专区 ,更名为黔阳专区农学院。安江老校区用于科研培训、学生实习、杂交水稻研究之用。
2008年 ,安江农校老校区更名为"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集科研、教学、文物展示、人文景观、旅游休闲与爱国主义教育 于一体,保存了具有一定规模的、1939年至1986年间特定历史时期修建的、时代特征明显的各类建筑及科研设施。如旧式办公楼、校训牌、袁隆平旧居、鱼鳞板教学楼、杂交水稻温室、鱼塘、早期杂交水稻试验田、捞禾深井、玻璃温室 、高温抗病鉴定圃等。这里见证了袁隆平及其团队的科学研究奋斗足迹,是人类稻作文明阶段性历史发展的载体,是我国教学与科学实验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为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及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空间格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风貌协调。文物专家对其的评价是: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唯一性和完整性原则 ,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和利用价值。
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体验
洪江古商城商道文化特色洪江古商城坐落于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区。元朝时为湘黔边境的大墟场,明清时期是湘西南扼守湘、滇、黔、桂、鄂物资集散通道的商贸重镇,民国时期有“湘西小南京”、“小重庆”之称,是大西南第一座古商城。古城完好地保存了380余栋明、清、民国时代的建筑,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其中有断续约8公里的青石板路,有多处康熙至民国时期的门匾、石雕、石刻、题字,有近40个图案精美、雕工精湛、风格各异的太平缸,有著名书画家郑板桥的手迹等古迹。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其规模之大、面积之广、气势之雄、建筑之奇、内涵之深、保存之好,全国罕见,被专家们盛誉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活化石”,是一座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史料大全的活性博物馆。在数百年的历史酝酿中,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诸因素的综合作用,洪江古商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我国古商道文化的代表。其商道文化特色的主要构成元素大致体现在“水、形、街、市、物、史”六个方面。
据清光绪十五年(1889)《洪江街市全境图》载,有名称的商业码头就有柴码头、新码头、高码头、左家码头、中家码 头、杨家巷、塘坨、新安码头、廖码头、太素巷、松林、大码头、三甲巷、洪盛码头、宋家码头、同仁码头、赵码头、吉庆码头、七属码头、辰源码头、一甲巷、武宝馆、大佛寺、福建码头、山陕码头、江西码头、贵州码头、六甲码头等28个。另外还有回龙寺、青山脚、大湾塘、萝卜湾、滩头、岩山脚、月亮湾、蛤蟆岩、马羊山、草鞋塘等供木材停靠、编扎和起运的数十处坞址。民国二十一年(1932),洪江有码头工人422名,经常聚集在洪江码头的大型木帆船有511艘,且木排云集,常常“见排不见水,见船不见江”。洪江的货物吞吐量仅次于长沙,居湖南省第二位。
通道转兵纪念馆-红色文化
湖南通道转兵纪念馆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为了更好地弘扬长征精神,保护革命文物,纪念通道会议而建设的纪念馆。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湖南通道,召开了通道会议,决定转道贵州,不仅为之后遵义会议的召开打下了重要基础,还在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三路红军从通道过境。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