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丨抗洪勇士

向晏漪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0 16:17:07

/ 向晏漪

久雨就会大旱,久晴就会涨洪水。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实践生产 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1993年上半年,天气反常,一点雨水都没有。持续几个月的干旱导致茹水河快断流了,河床都见底了,鱼虾们不得不干得挤在狭窄的水域里。

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无水农田干。

七家坪的农田全部暴晒在太阳底下,泥土都开裂了。裂缝有两手指宽,有的甚至放得下小孩的拳头。禾苗像火熏过一般,全都枯黄了。

人们在祈求老天爷快点下雨,可是天气一直晴好,仍然不见半点雨。人们想抗旱,可是没有水,人们只能干着急。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祥之兆,是特大洪水来临之前的煎熬。

七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浩瀚的天空星星点点,满月的四周堆起浓浓的、厚厚的 “毛发”。俗话说,月光生毛,大水浩浩。

一个时辰后,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变脸,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翻滚,黑黑的云向南方涌去。

不一会儿,天空中的黑云重重压下来,大地像一口倒扣的黑锅。

顷刻,暴雨如瓢泼一样洒向大地,一直不间断,雨下了三天三夜,山洪暴发了。

百年罕见的一场洪涝灾害,袭击了湘西一带。

7月23日凌晨两点,覃东荣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仿佛听到远处有急促的敲锣声。

只听见敲锣声越来越急促,敲锣人边敲边大喊: “老乡们,兄弟姐妹们,快起来呀,快起来呀!小河的水漫过岗啦,河堤快决口啦……”

喧嚣的铜锣声越来越近。覃东荣赶紧爬起来,穿好衣鞋,打开大门。只见雨越下越猛,眼前一片漆黑,一里之外,各家各户灯火通明。

到处都是哭喊声,到处都是亮光,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有的拿着手电筒,有的提着马灯,有的打着火把,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财产。

千年桂花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沉睡在雨夜之中的小山村顿时沸腾起来。

天刚出现鱼肚白,只听见 “轰隆”一声巨响,小河堤有一处地方决口了。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洪水惊呆了!

只见五米高的洪峰,像一条饿得发狂的巨龙从北向南一扫而过,似雷霆万钧、排山倒海,大有一副吞没一切的架势!洪水掠过之处,稻穗连根带泥被冲走。

整个七家坪、古城坪都进了水,小沟堤水满堤决,大沟堤水满告急,堤坝危在旦夕!

大雨中,爱田如命的农民伯伯,有的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正在搬石头沿途加高加固小沟堤。有的干脆光着头和膀子,搬来自家的门板拼命地想堵住决口。

洪水太猛烈了,门板根本就放不稳,一放下立即就被冲开了。农民伯伯只好双手撑着门板,两脚叉开,与门板形成一道钢筋铁壁防护栏,保护着农田,保护着稻穗,保护着命根子。

覃东荣家的三亩责任田,处在小沟堤与大沟堤之间。小沟堤决口的洪水与大沟堤翻出的洪水形成包围之势,渐渐吞噬着覃东荣家的良田与稻穗。

此时此刻,覃东荣担心的,不是自家作为唯一生活依靠的责任田被冲毁,他担心的是教字垭镇中心幼儿园的房屋与财产。他得及时赶到那里看看才放心。

教字垭镇中心幼儿园毗邻茹水河,地势低洼。这么大的洪水,房屋很有可能被淹没,甚至被冲垮。覃东荣心里挂念着镇中心幼儿园的安危。

覃梅元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卸下自家的一块门板。他满脸汗珠,紧张的神经才松懈下来。

稍歇片刻后,他搬起门板去挡住小沟堤决口,保护快要收割的稻穗。

这时,覃东荣对覃梅元大声道: “梅元,快放下门板,教字垭镇中心幼儿园危急,跟我走!”

覃梅元双眉紧锁,犹豫不决,嗫嚅道: “这……”

覃东荣厉声道: “国家财产高于一切!快放下,跟我走!”说罢,他卷起裤脚,穿着凉鞋,拄着拐杖拖着残腿,带把旧伞走出家门,一头扎进狂风暴雨中。

父亲的语气,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覃梅元只好怏怏地放下门板,拿把雨伞紧跟其后。父子俩冒着狂风暴雨,一路前进。

覃梅元心想,这么大的洪水,自家的责任田、稻穗被毁不抢险,偏要跑到镇中心幼儿园去抢险,怎么自家的胳膊总是往外拐!自家田的稻穗被冲走,吃什么呀?唉,我真是服了你,爹 ……

覃梅元心里极度矛盾,想回去保护自家的农田,但不听使唤的双脚,还是跟随父亲的脚步往前跨。

覃东荣拄着拐杖、拖着残腿在前,覃梅元跟在后。

雨还在倾盆而下。雨伞挡不住密集如麻的雨水,打着雨伞可以说不起作用。父子二人在与风雨搏斗前行。

覃东荣除头部没湿透外,全身其他部位都湿透了。

覃梅元心疼不已。父亲身体差,体质弱,左腿残疾,怎经得起如此折腾!

看着父亲在全是稀泥的山路上,一瘸一拐地走着,覃梅元不觉深深感动,担惊受怕。

他想劝父亲回家休息,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覃梅元心想,此时劝他也是白劝。父亲认定的事情,就是十头驴都拉不回去,自己干脆加快步伐,超越父亲往前走。

两父子行至竹园坪村茅塔坟墓包地段,覃东荣偏头朝左下看去,只见汹涌滚滚的茹水河波浪滔天! “轰轰”的洪水声震耳欲聋。

“梅元,你看大河里的洪水快满岗了,镇中心幼儿园危急!你比我行动快,赶快上前帮我通知一下沿途的老师,我随后就到!”覃东荣拄着拐杖,边追边对覃梅元喊道。

覃梅元道: “知道了。爹,我先走了,你自己注意安全啊。”

覃东荣道: “我没事,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

“爹,我知道了。”

覃梅元 边说边加快了步伐。不一会,覃东荣就落下了老远。

覃梅元干脆收起了伞,一路小跑往前边去了。他一边跑,一边通知沿途的老师和群众去幼儿园抢险。

四十分钟后,覃东荣拄着拐杖走到教字垭大桥上。

大桥下波涛翻滚的洪水发疯似的怒吼着,不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隆声。它好像要冲垮大桥,吞没成片的村庄与农田!

覃东荣走在桥上,身躯在颤抖。拿拐杖的右手无力握紧拐杖,两腿在发抖。右脚不听使唤不敢往前迈,五脏六腑在不停地翻滚着,心快被揪出来了。大桥仿佛在漂移,人走在桥上好像坐在轮船上一般。

覃东荣脑袋 “嗡嗡”作响,他不敢往旁边看。他闭着眼睛,凝神消除杂念。片刻后,他紧握拐杖,一鼓作气,一步一步地从大桥中间往东行走。

三分钟后,他终于走过了大桥,心里暗自一阵高兴: “好险啊,总算过来了。”

此时,大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还在继续肆虐着。洪水仍在上涨,已经漫到镇中心幼儿园的操坪。

覃东荣 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好不容易走下台阶, 来到镇中心幼儿园,想进去查看险情。

李嫣在下边大喊: “覃校长,你的腿不得力, 洪水在上涨, 这里很危险,你就站在公路上指挥吧!

“这哪成呢?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我必须进去!”

覃东荣不听,毅然拄着拐杖同老师们和附近的群众一起走进了园内,参与转移财产的行动中。

大家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搬的搬桌子,搬的搬凳子,搬的搬教学设备 ……操场上人来人往,忙而不乱。

值得庆幸的是,在洪水淹没镇中心幼儿园之前,财产已转移完毕。

一个小时后,最大洪峰淹没了镇中心幼儿园一层楼!整个教字垭集镇一片汪洋,积水最深处有四米多,真的好险呀!若不是老师和附近群众奋力 转移财产, 镇中心幼儿园的损失可就大了

洪水退去后,覃东荣带领附近老师,铲除镇中心幼儿园内的淤泥,清洗操坪、教室。镇中心幼儿园清理干净后,他又带领附近老师清洗集镇街道。

第二天,覃东荣按地域将全镇分成四个片区,并将附近老师分组,每组调查一个片区师生受灾情况,做好登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7月27日下午三点多,几天几夜没有休息好、眼睛充血的覃东荣,不听家人的劝告,依旧带领几名老师四处调查。

走到农校上坡石头台阶路段时,因劳累过度的他,突然一头栽倒在石阶上,不省人事。

“不好啦,覃校长晕倒了!”

后面的老师们见状,跑上前去,众人把覃东荣搀扶起来,覃遵兵掐他人中。覃东荣一直昏迷不醒,看来真的是累垮了。

覃遵兵来不及多想,立即背起覃东荣,李嫣叫上救护车,火速把他送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在重症室内,医护人员尽了最大的努力对覃东荣进行抢救。连续六天六夜不停地输氧、输液,覃东荣仍没有醒过来。

医院院长对家属说,如果病人到第七天还没有醒过来,你们就准备后事吧。

覃梅元一听,脑袋轰的一下蒙了: “院长,无论花多少钱,你们都要把我父亲救活过来!”

“覃老师,你要有个心理准备,你父亲的体质太差了,就算醒过来了,也可能是半身不遂了。”院长摘下口罩,拍了拍覃梅元的肩膀,走出抢救室。

这六天六夜中,妻子伍友妹一直守候在身边。前两天两夜,她都未曾打个盹。

后四天四夜,因救夫心切,她更睡意全无,脑子一片空白。一天二十四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眼睁睁地望着丈夫,盼望他早点醒来。

这期间,她内心已经到了快崩溃的边缘。如果丈夫不再醒来,连最后道别的一句话都来不及说,该是何等的凄惨。

家中的两个儿女也焦急地期待着父亲早日醒来、早日康复。

教字垭镇中心完小的师生,默默地祈盼着他们的 “拐杖校长”尽快好起来。

乡亲们也默默地祈祷着他们尊重、爱戴的校长早日出院去家访。

抢救到第七天时,覃东荣终于度过了危险期,总算醒过来了。

伍友妹高兴之际,不断呼喊着丈夫的名字: “东荣,东荣……”

无论伍友妹怎样喊,怎样叫,覃东荣只是呆呆地望着妻子,却不能说话。原来他脑部受损严重,身体过度透支,成了 “植物人”。

覃东荣的命是保住了。而伍友妹呢?她六天六夜没有睡过一会儿,没有休息片刻,她因焦虑过度,抵抗力、免疫力减弱,一下得了重感冒,也倒下了。

就是铁造的机器人,也要休息啊。

覃东荣自己也想不到,就是因为自己的过于执着,不爱惜身体,他这一躺下,就是近三年,想爬着行走,都成了一种奢望。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