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重新感受《诗经》

    2025-01-20 20:27:5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1 20 日讯(记者 黄煌 通讯员 刘芹姿) 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源头,《诗经》蕴含了众多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和诗画融通的深远意境。上周, “寻找歌谣的前程与住址”——《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两场新书分享会分别在长沙图书馆和不吝书店顺利举行。两场分享活动均由作者三书主讲,她跟随十五国风路线,讲述采风途中的有趣见闻和感人故事,引领读者重回诗经原野,感受诗经先民超越时空的心灵力量。

作为《新京报·书评周刊》“周末读诗”的专栏作家,三书此前已出版两部读诗随笔《春山多胜事》《细雨湿流光》。《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是三书的采风手记、读诗随笔,她历时一年,重访了 2500 年前诗经先民生活的遗迹:周朝古都、黄河流域、渭河平原、汉水……她行走山川,与村民闲谈,探寻古老《诗经》与现代生活跨越千年的奇妙共鸣, 再现《诗经》先民在古老大地的诗意栖居。

在长沙图书馆的“橘洲讲坛”上,三书和读者分享了采风的缘由、沿途的见闻,从现代生活的情境出发,结合自己记忆深刻的成长经历,重温十余首经典诗歌,这些诗歌或歌咏美人,或托物喻人,或自述其志。

在不吝书店,三书除了讲述采风见闻,更从文学、语言的角度与读者分享了对《诗经》经典诗歌的独特感悟。她认为,“诗不是用来理解的,我们只需去读诗、感受诗”。随着三书娓娓道来的采风回忆,现场的读者似乎踏上了诗经先民曾经生活过的广袤原野,听到了他们遥远深情的歌唱,感受到了那吹过千年的淳朴自然之风。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