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0 23:54:21
近年来,汨罗市委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弘扬求索精神、龙舟精神、骆驼精神,积极打造“志愿之城”“好人之城”“文明之城”。先后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委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的肯定和推介,汨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邹贤珍女婿傅群书给村支两委的报告
古培镇南环村(由原明月村、三港村、大众村合并而来)的邹贤珍老人是一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在百岁寿庆前,将儿女用于摆酒办客的5万元全部捐献出来,在组内新修了一口山塘,这是汨罗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一个生动剪影。
2024年,汨罗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文明实践工作的切入口,列入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事项之一,通过基层组织主推、人民群众主动、村规民约主导,全域推进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在全市蔚然成风。
2024年12月27日,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在全国移风易俗工作交流会上,表扬汨罗:把村规民约简化成“扫干净、摆整齐、栽果树”,让群众一看就懂、一听就会。2024年,汨罗市倡导婚事新办267起、劝导丧事简办865起、督导余事不办2025起,为群众减少人情开支、节约资金2762.4万元。通过移风易俗带动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汨罗获评全国首届乡村振兴示范县。
张施兰老人在村里三助养老中心“暖心食堂”过生日
2024年,神鼎山镇鹅江村的张施兰老人迎来了自己的74岁生日,不同于往常,这次她选择在村三助养老中心的“暖心食堂”与朋友们庆生。一顿美味的生日餐人均仅花费5元,有2荤2素和1汤,暖心食堂还特地赠送了一道“招牌菜”梅菜扣肉,这是发生在汨罗“三助”养老工作中的一个幸福画面。
近年来,汨罗通过将“三助”养老与文明实践工作相结合,重点推行“政策资助+爱心帮助+老人互助”的“三助”养老服务新模式,打造“家门口养老”新形态。全市“三助”养老服务中心、“暖心食堂”分别发展至20家、19家,10个社会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各种形式养老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打造养老服务汨罗样板。
同时,汨罗与中华志愿者协会签约共建全国新时代志愿服务试验区,积极推进邻里守望项目,助推“三助”养老服务多元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以“三助”养老服务建立“家门口养老”新形态》,获评2024年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汨罗获评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县。
国际龙舟联合会主席克劳迪奥·舍米与志愿者合影
2024年10月26日,在第四届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比赛期间,中国二队的林烽教练将比赛获得的一块金牌、一块银牌送给了为队伍做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李晓龙,赠送的理由非常简单,就是真心感谢他在比赛期间为队伍提供了精细、周到、优质的志愿服务。
2024年以来,汨罗相继举办了长乐镇第十届民间文化旅游节暨长乐抬阁故事会巡游活动,纪念任弼时同志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汨罗主场)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第四届国际龙舟联合会世界杯(中国•汨罗)和第三届岳阳市旅发大会,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山区防灾、城区防涝、垸区防洪,全市11.43万名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投身各项文明实践活动,以热情的态度、细心的工作,充分彰显了“志愿之城”的精神内核。
特别是成功举办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后,省委常委、岳阳市委谢卫江书记作出“充分肯定,望深入总结,努力在全国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品牌”的重要批示。《10万+志愿者持续18年共筑龙舟名城》,获评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
汨罗连续6年开展最美志愿者、道德模范、好人、文明实践典型案例等评选表彰活动,阳鹏等6人上榜“中国好人”;徐金娥、阳鹏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徐金娥入选全国第九届道德模范候选人;48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汨罗连续19年获评湖南省献血献髓先进单位;中国好人王永林献血146次,献血总量是10个成年人血液的总和。
汨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艾志军表示,2025年,汨罗将坚定当好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当好真抓实干的行动派,为推动汨罗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七个岳阳”,贡献汨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力量。
责编:王相辉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