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受伤的“小鸟”飞——2024年湘西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综述

张衡 李冰心 李杰 彭春花   红湘西   2025-01-21 12:52:14

深冬时节,室外寒风刺骨,但当记者踏入湘西州各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时,却被一股融融暖意所包围。在康复师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或是全神贯注地进行平衡训练,或是一丝不苟地练习发音,每一个小小的身影都充满着对康复的渴望与努力……家长们开心地分享起孩子取得的进步。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是省、州重点民生实事之一。2024年,湘西州各级残联扎实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按照应救尽救、就近康复原则,全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体系持续升级优化,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让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就近康复,让幸福可感可及

走进保靖县人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温馨而童趣的装修风格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所充满活力的幼儿园。

康复师正在为一名残疾儿童做康复训练。

保靖县人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负责人张昭琼介绍,该康复中心于2023年4月通过资质审核成为该县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如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该康复中心已成为三星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

保靖县市民胡艾萍的孙子,因早产导致发育迟缓。2024年4月,经熟人推荐,胡艾萍带着孙子来到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如今,孩子在语言、肢体、认知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善。

“这里的服务贴心,环境宜人,而且离家近,接送十分方便。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孙子能顺利进入普通小学读书。”谈及康复师的服务,胡艾萍满是赞誉。

花垣县人民医院儿童保健康复中心于2024年3月成为花垣县智力、孤独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截至2024年底,该康复中心已为该县及外县的47名残疾儿童完成康复训练。

湘西州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州定点康复机构结构不断优化,公办医疗机构占比逐步提高,新增4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总数达到16家,实现了全州8县市定点康复机构全覆盖。按照每个月每人1800元的康复救助标准,全州共有1676名0至17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康复服务,累计完成康复训练总时长达到12257个月,完成项目年度任务的141.98%。

此外,为切实减轻困难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州残联还持续保障50套周转廉租房,有效解决了困难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就近就便的难题;积极筹措资金,修建州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户外运动场,补齐了州残疾人康复中心无室外场地的短板。

一项项助力就近康复的暖心举措,为残疾儿童构筑起一个个温暖的“港湾”,让残疾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康复服务,为他们的康复之路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提质增效,让专业护航成长

在州残联康复中心大楼内,汇聚了湘西顾连康复医院、州新希望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等多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不少来自州内各县市的残疾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这里接受康复训练。

2024年5月,一位家长陪着孩子在州残联康复中心大楼内做康复训练。

“我家孩子2岁时被诊断为孤独症,经熟人介绍申请了康复救助项目。现在不仅所有课程免费,康复师还非常专业、有耐心。孩子每天能上七八节课,学到了手工、语言、认知等多方面的知识。”来自古丈县的陈女士说,她的孙子已经接受康复训练3年多,目前在沟通能力方面提升了很多。她希望孩子未来能更好地适应群体生活,顺利融入社会。

新希望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李佳介绍,该康复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民办非企机构,所有的培训课程都是免费的。近年来,该康复中心在州残联的帮助下,从最初的300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1305平方米,拥有了更舒适的康复环境、公益性食堂以及享受到更优惠的场地租金、免费的员工线上线下培训课程。

2024年8月,湘西州残联组织全州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

康复质量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核心。2024年,州残联出台《关于印发湘西州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负面行为清单(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为让残疾儿童享受到高水平的康复服务,州残联开展康复机构星级评定和绩效评估,推动机构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年完成对4家定点机构的星级评定工作,委托第三方对全州承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16家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全州康复对象康复有效率达到98%,家长满意度达到98.7%。

此外,州残联全年组织2次州级康复规范化集中培训,对接中华志愿者协会“儿康万里行”专家组和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专家,对康复机构康复老师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170人次;选派22人参加全省康复规范化集中培训;组织开展急救、应急安全知识入机构培训,共培训康复师及家长400人次,为提升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质量提供了切实保障。

“家校”合作,让关爱更多一点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早、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在康复治疗中,通过家庭的积极参与,可以最大化地延伸治疗效果到日常生活中。

2024年,在湘西州各级残联指导下,全州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扎实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加强定点康复机构对残疾儿童家庭的支持性服务,开展特殊教育学校与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医康教”融合试点,为残疾儿童健康成长汇聚更多力量。

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为家长们开展培训。

为检验这一工作成效,2024年12月,州残联创新开展了湘西州首届残疾儿童家庭康复评比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州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及在训家庭的积极参与,共收到50个家庭提交的51个视频作品。

“在评比活动中,我们医院共获得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湘西顾连医院负责人石小燕介绍,除了做好康复服务,该医院每年都会根据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为其家庭作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

“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会放弃自己的孩子,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也想把更多好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家庭。”由湘西顾连医院推荐,26岁的残疾妈妈王小燕和孩子提交的视频作品《妈妈是个“小小”老师》在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州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来自各个家庭的参赛作品涉及言语康复、认知康复、感统训练、生活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整体质量较高,康复专业性较强。”

家长为定点康复机构送上锦旗。

如今,湘西州残疾儿童康复正逐步由单一的定点机构康复逐步向家庭康复、学校融合升级进化,形成了“家校”携手共育的良好局面。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在家庭和定点康复机构及学校的关爱下,康复效果更加显著,成长之路也更加顺畅。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对于残疾儿童家庭来说,康复之路虽然艰辛,但却充满温暖与希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正在点亮孩子的美好未来。(张衡 李冰心 李杰 彭春花 )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红湘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