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关注湖南日报经济报道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5-01-21 13:17:49

■本期关注:媒体经济报道(下)

媒体担当:强信心 增底气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张博

从解读一揽子增量政策的积极影响,到请专家学者对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展望;从讲述各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措施,到展现老百姓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各媒体自去年9月26日以来,充分发挥自身传播优势,以多样形式和丰富报道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在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媒体通过专业解读和深入报道,强信心、增底气,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经济学家、行业专家、新闻与传媒界学者以及从业者等,谈谈他们眼中的经济报道以及如何增强经济报道的吸引力,以期将中国经济的光明面展现得更加充分鲜亮,更具说服力,更好连接民心,形成“回升向好、长期向好”共识。

观大势谋大局 把握经济向好新趋势

走过“关键一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超130万亿元。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有诸多亮点。例如,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35%,服务零售额增长62%,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提升,反映出当前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文娱、旅游、体育、健球、休闲等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服务性消费市场发展和服务品质的增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从经济学家视角讲述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持续向好的趋势。同时,她表示,媒体在强化经济宣传和预期引导、营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时,可以进一步关注经济发展中向好的新趋势、新变化,让老百姓在可知可感中,看到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郭丽岩认为。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能够帮助民众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增强对经济未来的信心。

“自去年一系列经济政策密集出炉以来,《湖南日报》从政策解读、案例说明、百姓感受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宣传。”湖南日报社副总编辑朱定介绍,尤其针对“两重”“两新”政策,《湖南日报》在报纸和新湖南客户端开设《“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专栏,全面梳理“两重”“两新”国省政策,汇总形成政策清单,结合各职能部门出台的实施细则,将政策按领细分并拆成N条小政策,逐一、系统、专业解读政策。并通过短视频进行长周期宣传。同时。“我们还联合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70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让各项政策直抵基层。”《湖南日报》的这种做法,将政策信息有效地传递给了广大民众,使民众能及时了解政策动态,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促进了经济政策的落地实施。

针对一揽子增量政策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情况,上游新闻聚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消费品以旧换新、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外贸出口、低空经济、云端经济等推出报道。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后,上游新闻策划《渝品出海记》融媒体系列报道,讲述重庆产品“漂洋过海”的故事,推出《渝味出海 香飘世界》《渝创出海 潮玩走俏》《渝宝出海 全球“鲜”达》等报道,以小切口展现了重庆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优势,大力推动对外开放,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的生动实践。

小切口新视角 增加读者认同感

中国经济向来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中国经济回升明显,但经济政策效用的完全释放需一定时间周期。因此,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关系,是增信心、稳预期、鼓干劲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媒体作用不可或缺。

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表示,在经济报道中,媒体常综合运用多种框架呈现经济事件。要实现良好的经济舆论引导效果,媒体构建经济事件框架时,需充分考虑事件多方面因素,遵循客观、公正、全面原则,避免片面报道成过度渲染某一方面。“同时,注重框架的灵活性与透应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公众反馈及时调整报道框架,以更好地引导经济舆论。”在陈端看来,媒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报道框架,可为民众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经济信息,帮助民众更好地理解经济形势。

朱定认为,“活”字是关键。“经济报道要更加活泼,从小切口、好案例入手,灵活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让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活色生香地呈现在宣传报道中,让民众能认同、有感受、受鼓舞,以此应对人民群众的现实感受与宏观数据之间的偏差。”在朱定看来,活泼生动的经济报道能够拉近与民众的距离,让民众更能接受和理解经济信息,从而增强民众对经济发展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研究所所长谭云明以《中国青年报》“了不起的青春小店”系列报道举例表示,从微观层面来看,经济报道应不断创新报道理念、方法和手段。不仅要讲好中国经济的故事、更要讲好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还要充分讲好中国的发展机会。小店的故事,既是中国经济活力与韧性的展现,也是青年探索新业态,服务全社会的缩影,既有政府、社团组织对青年创业者的支持,也有社会力量及资本的投入,还有小店自身的团结互助、持续创新,是中国经济最基层的“烟火气”,也为普通民众感受中国经济提供了新视角。

在郭丽岩看来,作为桥架纽带,媒体可加强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帮助社会公众更好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等,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弥合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间的“温差”。

潮新闻财经中心副主任潘洁提出,应深刻理解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趋势,以及熟悉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精准把握受众的关注点和需求,使经济宣传和论引导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接天线接地气 报道焦点对准群众需求

走过2024,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中国经济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展现出充沛的动力和活力。迎来2025,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中国经济必将续写“风景这边独好”的篇章。“我们将讲好浙江经济的发展故事,彰显地方担当。”潘洁表示,潮新闻将大力宣传浙江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特色做法和经验,报道浙江在数字经济,民营经济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展示浙江勇挑大梁、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担当。

朱定表示,《湖南日报》将秉持一贯宗旨、用心用情做好经济形势宣传,“我们将继续做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讲清楚宏观经济大势,又通过经济一线的生动实例,诠释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势头,减少经济宣传的温差、偏差,以期能够让民众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

“在接下来的报道中,我们坚持从大局出发,观大势、谋大同、抓关键,以受众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来报道,把报道的焦点对准群众需求。用平实的手法,用鲜活的事例报道经济现象、经济信息等,让经济报道也有‘趣味打开方式’,让宏大主题更具象、更生动、更可感可及。”孙琼英说。

责编:孟姣燕

一审:孟姣燕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