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1 13:44:31
文 / 胡英
阿巴乃父亲,砦同 “寨”。阿巴砦,寓意父亲的山寨。
冬日的清晨,太阳早早就将大山深处的阿巴砦洒满金光,还没进入景区便有些小激动,像每次回家一样。远远地,寨门 、吊脚楼、寨墙以及高耸入云的 “女儿冠” 在冬日暖阳里有种别样的美。刚柔并济,宁静和谐。
阿巴砦,位于桑植县东部走马坪白族乡,自 2022 年 5 月开工,历时两年多时间,终于迎来了揭牌仪式。此时,他敞开温暖的怀抱欢迎大家。 600 多亩的景区有些大,景点有些目不暇接,刚刚还在一起的友人进了寨门便分道扬镳了,我和几个文友则沿着寨墙,按照三道茶的路线前行,边欣赏风景边品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每一道茶的味道不同,每一处景的也各有千秋。
阿巴砦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不经意抬头,高处的观景台上人头攒动,阿源挥动手臂招呼着我们。原来她捷足先登找好位置,边看风景边寻找走散的文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文友们聊着诗句走过参差不齐的石林,穿过栋栋风格迥异的吊脚楼,终于和阿源会合。
这是个绝好的地方,正好近距离欣赏高达 18.8 米的“女儿冠”,这座以少数民族银帽子头饰为原型打造的艺术建筑,在太阳下熠熠生辉。砖石 、 钢筋 、 水泥像是无数细腻的银丝经过巧妙编织,勾勒出繁复而优雅的图腾,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工匠的精湛手艺与无尽匠心。微风拂过,帽子上的银饰似乎已经摇曳生姿,轻吟浅唱。
在这里眺望远处,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日出日落 、 晨曦暮霭 、 四季更替都会有无尽的诗情画意。在这里俯览整个阿巴砦,每一处细节都像一幅幅精美的画作,美得让人窒息又莫名的感动。我想高歌又想舞蹈,可最终还是和阿源围着看太极队员拉开架势,一圈一转,一步一移,恰似鹰翔九天,晨雾轻舞。再折回屏住呼吸去看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我们像两只蝴蝶穿梭在阿巴砦,登上碉堡,挥动寨旗,带上最美的女儿冠,咱们就是阿巴的小公主。靠着坚实的寨墙,望着远处的田园菜地 ,时光在倒流,仿佛看到 那个扎着羊角辫的白族小女孩,乖巧地在田间地头守着阿巴劳作,趁他休息的时候递上一杯茶,然后小心翼翼替阿巴刮去锄头上的泥巴;或者是黄昏伴在牵牛的阿巴身边,任由夕阳将影子拉得老长;抑或是依偎在阿巴身边,听他讲这个地名叫做何家界的故事 。女孩牢记这里是母亲的出生地,是故乡,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带着儿时的记忆,怀着感恩之心,带着无尽的眷恋,回归故里,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与安宁。智慧且勤劳的白族女孩用自己双手在一片荒芜中打造了阿巴砦,给天下女儿送上最美的 “女儿冠”。
阿巴砦,好亲切!女儿冠,好美!
我们 追逐嬉戏,走走停停。闹够了,咱们又回归淑女,斯斯文文走在女儿街,蓝底白花布铺就的小摊让人流连忘返。瞧!油粑粑 、 叶叶粑粑 、糯米糍粑,还有 农家自己加工的红薯粉 、蜂蜜、炒米、 茶油等琳琅满目,最让人称奇的还是桌子下一个个大圆形的茶枯,让我涨了见识。我知道它可以洗衣 、 洗头,做肥料,可是不清楚它会是以饼的形式存在。这里的摊主基本都是当地的村民,不出家门就可以创业,阿巴砦让这个千百年来寂静的山村热闹了。
手捧着热乎乎的葛根粉,听着悠扬的萨克斯,闻着满街飘香的腊肉味,跟着太阳的脚步慢慢行走,就连忽长忽短的影子也充满了文艺浪漫气息。转个弯,只见街上摆着长长的桌椅,一排大灶锅里冒着不同的香味,腊猪脚 、 水酸菜 、油豆腐等各自在锅里 “咕噜咕噜”冒泡泡,蒸饭的大甑子也冒着特有的米饭香。
嗨!逮饭,家人们。在阿巴的山寨,不用拘泥形式,大家端起碗,可坐可站可蹲,大碗吃饭大块吃肉亦可大碗喝酒。来!逮酒,大家陶醉在醇香的米酒里。
陶醉,陶醉。陶醉的还有阿巴砦的夜晚。
当大家还在追逐夕阳余晖的时候,蓦然回首,已经在灯火阑珊处。不知何时万盏灯火齐明, “女儿冠 ” 也不再是先前的银色,她在五彩斑斓的灯光点缀下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变幻的灯光让她如同仙女一样在夜空中跳跃、舞蹈,为阿巴砦增添了几分灵动,就连那远处的山峦也被这绚丽多彩的灯光映照得分外妖娆。
置身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里,难免不载歌载舞呀。唱起来!好田好地不用肥,好郎好姐不用媒 ……跳起来!摆手舞,仗鼓舞……大家在女儿会广场上演着一个又一个节目。阿巴砦的夜晚注定是不眠之夜,阿巴砦的灯火照亮着一张张兴奋的笑脸,也照亮着远处的千家万户。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