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记忆,名人文豪心头的湘菜红榜! 湖南日报朗读者之朗读湖南

杨宇昊 秦晓蕾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1 16:08:17

览锦绣潇湘,听湖南日报优选文章!

于音韵之巅,领略湖湘的山河壮美、人文传奇、可歌可泣!

湖湘烟火千载悠悠,湘菜烹调也 匠心独具 ,讲究料广 、味厚、技 多、软香 ......或热辣如剁椒鱼头 或糯鲜似浏阳蒸蛋 或香浓若酱汁肘子 ……

湘菜不仅为湖南人的 “食用氧气”,他的美味,更保鲜在古今各地许多名人 文豪的生平中、墨香里,百世流芳!

他们胸中的湖南美食乾坤、独特 味几多重?就从 “邮政杯”2022 湖南日报朗读者活动 金话筒 得主、湖南科技学院张傲的寄情诵读之中聆听他们的纵情感怀、揭晓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佳肴珍馐 ......

点击聆听文章《 现代文人笔下的湘菜之味

朗读 | 张傲 (“邮政杯”2 022 湖南日报朗读者金话筒奖获得者)

梁实秋大赞湖南腊肉:

20世纪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之《腊肉》一文中写道:“湖南的腊肉最出名......那一晚在湘潭朋友家中吃腊肉,宾主尽欢,喝一瓶‘温州酒汗’,那是比汾酒稍淡近似贵州茅台的白酒。此后在各处的餐馆吃炒腊肉,都不能和这一次的相比……而腊鱼之美乃在腊肉之上。”

“真正上好腊肉我只吃过一次。抗战初期,道出长沙,乘便去湘潭访问一位朋友。乘小轮溯江而上,虽然已是初夏,仍感觉到春水绿波春草绿色的景致宜人......主人以盛馔招待,其中一味就是腊肉腊鱼……腊肉刷洗干净之后,整块的蒸。蒸过再切薄片,再炒一次最好,加青蒜炒,青蒜绿叶可以用,但不宜过多,宜以白的蒜茎为主。加几只红辣椒也很好......”之后还再次强调:“此后在各处的餐馆吃炒腊肉,却不能和这一次的相比。”

离开了湖南,当然难以吃到正宗的湘味腊鱼腊肉。但同一篇文章里,他两次浓墨写腊肉的味道,只有这次最好。可以看出来梁先生是肺腑之言,别无奉承之意。

汪曾祺笔下湘味中的湘俗:

在汪曾祺的笔下,腊肉的美味同样令人难以忘怀。在《肉食者不鄙 ——腊肉》一文中,汪曾祺写道:“湖南人爱吃腊肉。农村人家杀了猪,大部分都腌了,挂在厨灶房梁上,烟熏成腊肉。我不怎样爱吃腊肉,有一次在长沙家饭店吃了一回蒸腊肉,这盘腊肉真好。通常的腊肉是条状,切片不成形,这盘腊肉却是切成颇大的整齐的方片,而且蒸得极烂,我没有想到腊肉能蒸得这样烂!入口香糯,真是难得。”在他的字里行间,美味中更是透露着湖南人的民风民俗,在 的作品中可见一斑。

在《吃食和文学 ——苦瓜是瓜吗?》中他又写道:“据我所知,最爱吃苦瓜的似是湖南人。有一盘炒苦瓜——加青辣椒、豆豉,少放猪肉,湖南人可以吃三碗饭。”

在《菌小谱》中有记提及: “湖南极度重菌油。秋凉时,长沙饭馆多卖菌油豆腐、菌油面,味道很好,但不知是何种菌耳。”湖南人极喜的菌油是用寒菌与上好的茶油熬成的,熬出来的菌油鲜、香、亮,用它煎出的豆腐就是汪老笔下的“菌油豆腐”:“或加菌油,即是湖南有名的‘菌油豆腐’——菌油豆腐也有不用油煎的。”

湖南的民风食俗,汪曾祺如数家珍,但最爱的还是火宫殿的臭豆腐,在其 32篇美食美文辑中就有表露。《豆腐》一文中提到:“臭豆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我在上海、武汉都吃过。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毛泽东年轻时常去吃。后来回长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说了一句话:‘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这就成了‘最高指示’写在照壁上。火宫殿的臭豆腐遂成为全国第一。油炸臭豆腐干,宜放辣椒酱、青蒜。”

郭沫若品尝浏阳豆豉:

郭沫若 所著《洪波曲》中有载: “我同周公(周恩来)到衡山去,记得是七日晚上。那一天晚上唐生智请客……还吃了有辣味的浏阳豆豉…因为立群说‘那实在好吃’。唐孟潇(生智)便立地命人送了我们两罐。”

氏所述,时在 1938年11月13日(农历九月二十二日),当日凌晨长沙“文夕大火”,周恩来、叶剑英、郭沫若等人于大火中撤离长沙后抵湘潭,旋应蒋介石之召赴衡山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会议。其时郭为军委会第三厅政治部主任,周为八路军代表,唐任军委会委员,且是湘人,故由唐做东,以双重身份代表军委会宴客。郭妻于立群是广西人, 想必是第一次品尝浏阳豆豉,所以便有此感叹。

{朗读稿件来源 新湖南客户端;部分插图来源于网络}

*游艺湖南景秀千年,聆听往期诵读几篇:

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01/21614392.html

*传承湖湘朗读风尚,成就自我深度阅读,朗读吧,以浓烈的家国情怀、对生活的感触与热爱!待积蓄不断发生,积蓄出第六届“邮政杯”湖南日报朗读者活动中的自我风采、湖南风貌,豪情诵读发声!

湖南日报朗读者主题活动是全国首档线上线下互动的党报诵读公益平台,秉承党媒权威和公益属性,位列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的 2023—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社会竞赛活动名单。

活动海选正在火热进行中,众多入围决赛宝座,让朗读不负韶华!未入围的精彩参赛内容,也有机会被选送至湖南日报集团旗下各大媒体平台刊载!

上传或观看参赛作品地点:长按上图 “识别二维码”下载及打开湖南日报新媒体“新湖南”APP!于首页顶部,搜索“朗读者”,点击索引。

*默读给不了的富足,在朗读中、聆听处!“分享”本文,湖湘英豪气节、厚重的文化底蕴,湖湘儿女携手传承!

监制 | 王兵

策划 | 杨宇昊

文案 音频 制作 | 杨宇昊 秦晓蕾(实习生)

美工剪辑 | 熊胜纯

照片供图 | 张傲

责编:陈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尹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