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25-01-22 15:06:18
编者按: 湘菜,绝非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湖湘大地深厚文化的载体。一道菜,就是一幅地域风情画卷。让我们走进这幅画卷, 挖掘 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重新认识一道 道湘 菜 ,从中领略湖 湘风华。
“刀成风芒藏技艺,食蕴天地显匠心。”一道菜的诞生,从第一刀落下的瞬间,便开始了它的故事。湘菜泰斗王墨泉曾说: “ 无功夫,不湘菜。 ”
近年来,湘菜餐厅开遍全国各地,人们认识中的湘菜可能仅局限于很辣很下饭、小炒接地气。然而湘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自然少不了精致菜品,传统功夫菜便是其中的扛把子,比如发丝牛百叶等菜品就非常讲究厨师的刀工。
发乎对匠心的致敬,青螺餐厅近期推出了一道新菜 ——胡椒黄金笋猪肚,食材 看似 平凡 ,却藏着湘菜匠人 的功力。 猪肚薄切至几近透明,黄金笋细如发丝,这背后是刀工的极致考验。 “ 没有二十年功夫,切不出来! ” 有着 二十余年 从厨经历的大厨,才是这道菜的底气。切这个菜极耗时,每一刀的精准落下,都在诉说一个信念:对细节的专注,成就味道的至臻。
选材上,黄金笋是这道菜的点睛之笔。这种产自湖南大围山的冬笋,在尚未破土时便被采摘,通过自然风干后呈现金黄色,鲜嫩脆爽,且富含丰富的纤维和氨基酸,兼具美味与健康。
关于笋,历代文人也留下了许多诗句。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食笋》中写道: “色似素肌擘新玉,味如鲜蟹拆寒葩”,将笋的色泽和口感描绘得淋漓尽致。竹笋作为“竹之精华”,不仅是自然馈赠的佳品,也蕴含着君子般的高洁象征。黄金笋从田野到餐桌的过程,不仅体现了食材本身的价值,也展现了湖湘人对自然资源的巧妙运用和敬畏之心。
总有人认为,所有湘菜都是重油重盐,这道胡椒黄金笋猪肚就充分诠释了品质湘菜的 “大道至简”,调味仅用食盐和 胡椒 。 而胡椒 的辛香, 恰恰 为这道菜注入了层次。早在汉代,胡椒便作为舶来珍品随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唐代已出现在贵族宴席中,被视为调味与药用兼备的佳品。
杜甫曾在诗中提到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描绘的胡椒佐料,正是当时流行的“煮羹法”之一。其辛香不仅可以温中散寒,更与湖南湿冷的冬季相得益彰。
“白银盘里一青螺” , 诗人 将君山比作青螺,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洞庭湖畔,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而湘菜匠人则将巧心蕴于长年累月的精雕细琢中,他们对食材的尊重、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对口感的精准把控,同样令人称道 。
出品人:李勇
总策划:瞿德潘
监制:丁伟 范焱
统筹:何婷 喻亮 肖秀芬
拍摄:傅景阳 李亚师
后期:傅景阳 李亚师
文字:饶谧 麻凯阳 鲍捷 吴昀笺 陈果
设计:周子茜 袁向群
责编:何婷
一审:何婷
二审:丁伟
三审:瞿德潘
来源:大湘菜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