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2 22:37:56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淼 通讯员 潘梦冉 田孟婷
在春运的守护者中,一位头发灰白、文质彬彬的“大叔”格外引人注目。他是长沙火车站客运车间三班的上水值班员肖晖。
今年是肖晖经历的第28个春运。由于在岗时间长,他也被车间同事亲切称呼为“老铁”。
早晨八点,长沙火车站车站广场上《东方红》乐曲悠扬响起,肖晖的身影就出现在车站。他的工作除了核对每日的上水计划,还要对停靠本站的列车所需上水量进行合理的人员布岗,灵活应对现场作业中的各类紧急情况。
1月22日上午9点许,记者看到,肖晖和同事们已在站台等待,准备为即将进站的西安至深圳K1347次列车做好上水工作。列车停稳后,旅客提着行囊来来往往,肖晖和同事们快速举起水管,顶入列车上水口。时间紧、任务多,在列车停靠长沙火车站的21分钟内,他们要完成全部车厢的上水工作,保障旅客的用水需求。“上水完毕、上水完毕。”在飞溅的水花中,他们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上水作业。
在车站工作的28年间,肖晖曾在候车室、站台、出站口、进站口等多个岗位历练过,对每个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应急处置流程都了如指掌,这也是他赢得“老铁”这一外号的原因。
“我1988年进入铁路,1997年就开始在这里工作了。”肖晖感慨着回忆自己刚上岗的情景,“那时候,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多,一趟始发的列车客流量基本上都是2000到3000人。再加上以前设备设施老旧,大部分工作都得靠人工完成。”
岁月变迁,从纯人工检票到进站闸机,从“绿皮车”到绿巨人动车组,从纸质车票到电子客票,肖晖这样的铁路人,是铁路发展与变迁的“第一线”见证者。
(1月22日,在长沙火车站站台上工作中的肖晖。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摄)
(1月22日,停靠在长沙火车站的列车座无虚席(拼图)。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臻熙摄)
责编:奉永成
一审:奉永成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