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崇 彭向军 湖南日报 2025-01-23 07:32:21
湖南日报1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元崇 通讯员 彭向军) 湘西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刻把握地方立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丰富“小快灵”立法办法为抓手,探索新机制,拓展新实践,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矿山生态修复条例》采用“小快灵”的形式,共12条,除去目的和生效条款,仅10条,其中“修复义务主体、修复义务履行、修复代履行、修复方式、土地修复后的开发”5条为表述矿山修复相关内容;其余“政府及其部门职责、规划编制、宣教监督、区域协作”条款皆围绕服务“修复”主题进行表述,为全面系统持续推进“锰三角”污染治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1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矿山生态修复条例》。
近年来,湘西州坚持“切口小、体例小,反应快、过程快,形式灵、效果灵”,结合州情积极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坚持管用几条立几条,着力解决实际问题。2024年通过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爱国卫生工作若干规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野外用火管理若干规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矿山生态修复条例》等均属于“小快灵”立法。2022年制定生效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若干规定》,获评省优秀“小快灵”立法案例。
责编:莫成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