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3 11:13:03
湖南法治报通讯员 罗果 陈洁
1月5日,晨曦初露,在长沙市望城区铜官港口滞留一月有余的油轮,顺利卸载了950余吨汽油。当日,卖家的船员满怀欣喜地沿着湘江重返江苏,而买家望城某石油公司也松了口气,不再为油轮货物的安全担忧。
这一事件背后有何隐情?还要从去年10月的一笔汽油交易说起。
油轮滞留风波起 千吨汽油陷困局
1个多月前,在望城铜官港口,一艘油轮静静停泊于水面。“卖家公司指示油轮禁止卸货,我们付了钱却无法收货,现在这批汽油就只能存放在港口,我们也不同意他们带货离开!”作为买家的望城某石油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24年10月,浙江某石油公司与南京某化工公司签订合同,购入约3000吨汽油。随后,浙江某石油公司将同批次汽油出售给了湖南某能源公司,湖南某能源公司又向下家望城某石油公司出售了同批次汽油。11月,承运油轮顺利抵达了铜官港口,但南京某化工公司以未收到全部货款为由,通知油轮禁止卸货,并表示,根据民法典第641条的规定,此次买卖合同中明确了其保留货物所有权,其已向南京市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起诉并申请保全货物。
“我们已向湖南某能源公司支付了大部分货款,合同约定的交付已完成,现已取得货物所有权,为何不能卸货?我们坚持要留下该船汽油。”望城某石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次交涉无果,望城某石油公司向望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申请保全货物。
一船汽油在远隔千里的湘苏两地引发两起争讼,同时牵涉4家上下游公司参加诉讼。近千吨汽油滞留,不仅增加航运成本,更潜藏了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此前滞留在港口的油轮。
两地法院巧施策 智解难题促归航
两地法院立案后,望城区法院与江北新区法院迅速取得了联系,并专门组建了一个涵盖各方当事人的联系群,使各方能够直接、快速反映各自诉求。
在群内,法官耐心向当事人释明汽油滞留港口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并深入剖析了案件涉及的各层法律关系,释明上下游买卖合同的效力、货物所有权的归属、保全措施的合法性等核心问题,帮助当事人理清思路,明确自身权利义务。各方当事人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共同寻找最佳解决途径。
“双方既然选择了诉讼方式来解决争议,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得出结果。”法官们提议,“不如先将这批汽油存放于港口附近的油库中,待法院确定权属后再行给付货物或者结算费用。”这一提议为案件迎来转机,得到了各方当事人响应。在法官们的协调下,当事人彼此让步并配合,达成了卸货、保管、处置的协议。如此一来,这场在途汽油被迫滞留港口的复杂纠纷,终于稳定了局面。
“年关将至,这批汽油的妥善处理让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为你们点赞!”油轮公司及4家连环买卖公司对两地法院表示感谢。
下一步,望城区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审判职能、创新服务举措,聚焦企业面临的各类问题,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保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杜巧巧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