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1-23 13:34:58
文 / 夏义生
衡阳是大雁的故乡,宋代范仲淹称大雁为衡阳雁;衡阳是我的家乡,我是衡阳人。
从乡下进城来已经 40 年了。那年父亲调到衡阳市工作,在一栋筒子楼里分到了房子,我们就在城里安了家。这栋筒子楼位于先锋路与和平路交叉口,是一幢 4 层楼的宿舍,厨房和卫生间是后来改造时修建的,与走廊相连。房子虽不是太好用,但毕竟在城里有了一个家,且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离解放路百货大楼和中山南路都在百米之内,到雁峰公园、岳屏公园不到五百米,是衡阳市极热闹的地方;家里来客了,喜欢逛街的就去百货大楼、中山路,喜欢逛公园的就去岳屏公园、雁峰公园,客人乐不思归,总要在家里多住两天。家里兄弟姊妹 6 人,虽然大姐、二姐已经成家,但仅仅靠爸爸的工资过日子还是有点紧张;好在妈妈特别勤劳节俭,为了操持这个家她精打细算,买点荤菜只舍得买雄鱼切掉头后的鱼尾巴,也许因为这个缘故,我至今仍然喜欢吃鱼尾巴;她只有在急用的时候才烧煤气,平时烧藕煤,我和弟弟在院子里还做过藕煤,既帮助爸妈做了家务,又锻炼了身体。妈妈一天除照顾好一家人的吃喝浆洗,还要去做零工,挣钱补贴家用。家里尽管不怎么宽裕,但总是充满读书声和笑声。
从先锋路的筒子楼搬到环城北路的套房,这是家里自土改分到田地后的又一件大喜事,一家老小欢天喜地,不亚于归来的大雁庆幸自己在东洲岛上找到了温馨的栖息地。弟弟妹妹有了自己的房间,我在单位分了一个单间,姐姐们回家也能住得下了,从此,兄弟姊妹每年都在爸妈家里过春节,就像鸿雁依恋着温暖的回雁峰,年年如期而归。那时,衡阳市热闹的地方多了起来,采买年货除了去百货大楼和中山路的商铺,还可以去新兴旺起来的像香江百货之类的超市;大型超市如有头雁的魅力将人们从四面八方召唤到身边,前来购物的人摩肩接踵推着购物车在货架之间挤来挤去。一向节俭的妈妈采买年货特别积极,生怕客人来了没有食物好好招待,买来的干货、炒货、荤菜、蔬菜、作料、饮料琳琅满目,家里犹如一家小型超市。我清晰地记得那是春节前的一个阴雨天,妈妈要我陪她去易赖街菜市场买鱼。我说,去超市买吧,超市会帮忙把鱼剖好,您就少辛苦点。妈妈不紧不慢地回应道,菜市场的鱼是刚从塘里捞出来的,经得起养,大年三十要吃团年鱼,春节里来客要有鱼招待,元宵节要有鱼丸子,新鲜的总比剖好腌起来的好吃。妈妈在乡下时要做地里的农活 ——那种男劳动力干的重体力活,厨房里的细活干得少些;搬家到衡阳市后,妈妈把全部心思放在厨房里,就像她当年起早贪黑恋在地里一样。她做鱼丸子很讲究、耐得烦,鱼要选塘里吃青草长大的草鱼,肉要选土猪身上的五花肉,她将草鱼剔刺去鳞后的鱼块和五花肉分开剁成肉泥,再加入淀粉、蛋清、盐及葱姜等作料做成丸子后蒸熟,吃的时候随时拿出来加热即可;妈妈做的鱼丸子滑嫩爽口、鲜甜不腻,用肉汤煮出来可以当饭吃。家里过节也是比拼厨艺的时候,妈妈做的鱼丸子、蒸方块肉叫人百吃不厌,大姐夫、二姐夫、大弟媳妇都有自己的拿手菜,他们像大雁一样默契配合,一桌火辣鲜香的衡阳菜让小辈们记住了家乡雁城的味道;没有他们高超的厨艺,节日就少了乐趣、家的味道和亲切的回忆。姑姑家住在建湘柴油机厂,伯伯家住在 415 医院,都不算太远,春节自然要互相拜年,吃各家拿手的衡阳菜;客人来了,先到厨房里向妈妈道祝福,然后津津有味地享受妈妈的拿手菜。一家人春节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离别时,年幼的外甥总是问什么时候再来,赖在沙发上喊半天也不肯走。
远方的客人来雁城,最要紧的是带他们去朝觐三座崇高的山:一是南岳山,一是王船山,一是水口山;去南岳朝文化之圣,去船山草堂朝思想之圣,去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朝人民之圣;到衡阳一趟,走进这三座巍峨的 “山”,知道了我们何所来何所往,人生没有遗憾。
家人团聚的好去处离不开逛公园。
雁峰公园是衡阳人的家山,自然是要顶礼膜拜的。回雁峰是南岳第一峰,是大雁南归的栖息地,是道贯古今的王船山先生的诞生地,千百年来它迎接过杜甫、柳宗元、文天祥、徐霞客等文人雅士的探访,孕育了无数诗文佳作,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雁峰意象。走读回雁峰,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的意绪会久久萦绕在你的心头。站在雁峰寺上仰望云天大雁同心奋飞的“一字阵”、心意相通的“人字阵”,你会幡然顿悟大雁和烟雨山化合而成的回雁峰是多么神奇。这是一座理想之峰,以大雁般的豪情凝聚着“翅在云天终不远”的高洁;这是一座相思之峰,以大雁般的深情凝望着“云中谁寄锦书来”的亲人;这是一座团结之峰,以大雁般的同心凝结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誓言;这是一座力量之峰,以大雁般的刚毅凝固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气概。去雁峰公园是家人节日聚会最开心的事。公园大门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尊灵动的大雁雕塑,石雕上四只大雁悠闲地盘桓在空中,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似乎在哨望着这片土地上的和平日子,又好像在辨认往来公园的游客,感叹这个时代日新月异“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每次去都要在大雁雕塑前打卡照个合影,合影的阵容一年比一年大了,小辈们一个个成家育子合影里总有萌萌的面孔增加。
回雁峰是大雁的家山。大雁像快乐的游牧人,日子常年飘荡在远方,只有临近春节才拖家带口回到故乡。据说,回乡的旅途中,大雁休息时特别警觉,会派出一只年轻力壮的雄雁去放哨,遇到危险,哨雁便发出 “嘎嘎”的呼叫声,群雁迅疾飞离。这“嘎嘎”的叫声应是从它们受到偷猎者的伤害的惊恐声中传下来,护卫着雁群平平安安归来。
岳屏公园是衡阳人的灵祠,必然是要虔诚祭拜的。抗战时岳屏山是守卫衡阳市区最近的防守高地之一,离方先觉将军的指挥所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为公园。岳屏山下的大湾塘在修建公园时被疏浚成人工湖,名曰云水湖,家里的小辈喜欢在湖中划船嬉闹,我喜欢在湖边硕大的樟树荫蔽下的小道散步,与湖边茶社喝茶的、书画院里看画的、湖心亭上唱歌的一众闲适快乐的人享受着这时代的和平与幸福。沿着公园管理处侧面的台阶往岳屏山上攀登,走过 231 级台阶便到达山顶。山顶建有纪念塔,纪念塔主体的大理石上刻着“衡阳抗战纪念城”七个醒目的大字,纪念塔基座八个侧立面的汉白玉上刻有岳屏山激战、张家山战斗、民工支前、民众箪食壶浆等浮雕,纪念塔北面两侧各有一个记功亭,以褒扬参加衡阳保卫战的先烈们。那段血肉凝结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 80 年前的 6 月 23 日,日军对衡阳市区展开狂轰滥炸并与衡阳守军交火,日军司令横山勇依仗 10 余万日寇狂妄叫嚣 3 天之内结束战斗;方先觉将军率第 10 军 17000 余将士在衡阳百姓的协助下英勇抵抗。日军的炮弹、炸弹、毒气弹惨无人道炸遍了市区的每一间房屋、每一寸街道,战后的衡阳全城只剩下三栋半房屋屹立在断壁残垣中,但守城的军民面对 5 倍于己气焰嚣张的强敌并没有被吓到,誓与衡阳共存亡的决心和与日寇以死相拼的血性让日军 3 天拿下衡阳的幻想灰飞烟灭,在 47 天的鏖战中日军付出了伤亡 48000 余人的巨大代价;从此,衡阳雁鸣,东京胆寒。衡阳这座抗战英雄城是英勇的军人和不屈的民众用爱国之躯铸造的。第 10 军预备第 10 师 30 团 2 营营长徐声先誓言,“我不是为勋章而战,我倒是要在此枪林弹雨中,‘衡’量一下日本这个将落的太‘阳’”, 7 月 17 日,他壮烈牺牲在岳屏山下,他的妻子在他牺牲后生下遗腹女取名徐湘衡,他高尚的生命和不屈的精神在保卫衡阳的战斗中得到了永生; 8 月 6 日凌晨,在第 10 军官兵伤亡殆尽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关头,日军集中火力攻击演武坪阵地,第 10 军 190 师 568 团 5 连连长罗夫带领幸存的文书、军医、伙夫等 20 余人与附近的百姓一起决死抵抗,洒尽最后一滴鲜血全部捐躯在蒸水河畔。 1944 年 8 月 9 日,《新华日报》发表《向衡阳守军致敬》的社论,“我忠勇的衡阳守军,在一片瓦砾的市区中在敌人的四面围攻下顶了 47 天”,展示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衡阳人的血脉里流淌着大雁的理想与相思、团结与力量,是大雁的精灵;衡阳是一座忠诚家国的理想之城,是一座呵护家人的相思之城,是一座坚守家园的团结之城,是一座守卫家山的力量之城。“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守衡阳的百姓们是顽强的,衡阳保卫战的英勇精神是不朽的。
我无数次在岳屏公园的林荫道上漫步,每每念及今天的太平日子和 80 年前的弹雨纷飞,便会想起在这里击毙了日军旅团长志摩源吉,便会怀念在这里以身殉国的徐声先和他的战友们……这座城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像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善良人一样,珍惜着充满书声和笑声的天空,珍惜着节日里与家人打鱼丸子、蒸方块肉,做火辣鲜香的衡阳菜的快乐,珍惜着在公园里划船、唱歌、散步的平凡日子;但日本军队从万里之外跑到衡阳来杀人放火,用枪炮毒气来霸占这座城市,这座城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会像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善良人一样,不惜牺牲单瘦而坚硬的身躯去换来他们应该得到的和平日子。
石鼓公园是衡阳人的文星,当然是要欣然朝拜的。石鼓公园因石鼓山上的石鼓书院而名满海内外。石鼓山位于衡阳城北,傍依着深情的湘水、多情的蒸水,对望着豪情的耒水,山清水碧人杰地灵。唐朝元和年间( 806 — 820 )衡阳人李宽中在石鼓山上创建书院,人称李宽中秀才书院;宋至道三年( 997 )李宽中族人李士真复修书院,邀集儒士到书院讲学传道;景祐二年( 1035 )宋仁宗赐匾额“石鼓书院”,从此声名远播;后人评列北宋最著名的书院,有“四大书院”“六大书院”“八大书院”之说,石鼓书院皆名列其中。 20 世纪初,石鼓书院更名为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民国时更名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千年文脉流传不息。在石鼓书院灿烂炫目的历史星河中,韩愈登临石鼓山写下了《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石鼓山已然成为文人俊士追慕的名山胜景;名山与书院相得益彰,李宽中在石鼓山创建书院后,天下文士纷至沓来;范成大来这里吊古写下《石鼓山记》,朱熹来这里讲学并写下《石鼓书院记》,文天祥在这里访旧写下《合江楼》……“朱陵洞内诗千首”应是千百年来文人们对石鼓书院的激情膜拜。石鼓书院这条文脉流淌到今天,你可以从衡阳人洛夫的诗歌、琼瑶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刘和平的戏剧影视作品中感悟到,她仍然生机勃勃并必将随着奔涌不息的湘水走向大江大海。
石鼓书院这条文脉犹如湘江一样,经历了繁复的兴衰荣枯,仍然日夜不息静静地流向远方,有时欢腾出几朵浪花。我漫步在石鼓山上,已经看不到韩愈休憩过的合江亭,看不到范成大凭吊过的武侯祠,看不到朱熹讲过学的讲堂 …… 80 年前日军点燃的战火已经全然毁坏了石鼓山上那满是历史印痕的亭台楼阁。
战争是文明的刽子手。
好在人们以公园的形式让这座城的文化生命体延续了下来,让承载了一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市民的文化信息传承了下来。个体生命总有一天会终结,唯有文化生命体生生不息。
今年,衡阳市要承办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省作协、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和衡阳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 “寿比南山雁鸣衡阳”全国名作家采风活动,为旅发大会添一抹文艺色彩,丘陵、新文、群洲、运仕、建华和我等同乡文友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当向导,走访了石鼓书院、回雁峰、建湘工业艺术园,快览了南岳,亭亭玉立在祝融峰下,被湘水、蒸水、耒水绸带般环绕的衡阳市,经过近两年来的精心装扮,厚重历史的古色、革命源头的红色、大雁眷恋的绿色所汇聚的五彩光束,闪耀了这座英雄的城市,也激发了作家、诗人、评论家的创作热情,大家尽兴而归。活动结束后,我请健在的姑姑、伯妈和母亲三位长辈小聚,听说建湘厂区游人如织,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的姑姑又是高兴又是伤感,她说,我建湘生产的柴油机当年在全国、在全世界都是别人抢着要,唉,就是没有与时俱进跟上时代;今天成为工业展览馆,也好,让大家知道我们那个时代衡阳的工业还得到过毛主席的表扬。伯妈担心姑姑想起建湘那么大一个厂、那么多朝夕相处的同事说散就散了过于伤感,便岔开话题,说女儿要接她去深圳过年,年后就回来;妈妈接着回应,我哪里都不去了,吃惯了衡阳菜,过惯了衡阳的日子,千好万好离不了家乡好。
家乡的风物总是最美的。范仲淹是这样写的,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可见塞外纵有万千风景也挡不住多情的衡阳雁归乡的决意;千百年来鸿雁从未间断回乡过年,它深深地眷念着自己的故乡。(原载于《芙蓉》 2024 年增刊)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