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湘滨镇:围炉夜话 事事牵挂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4 17:35: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梁焕鑫 尹理

隆冬时节,临资江畔,夜色正浓。1月23日晚,湘阴县湘滨镇酬塘围村,一处农家院内,两炉篝火烧得正旺。

“春节临近,今天坐在一起,聊聊平时遇到的问题,关于村上的发展,大家也提提点子。”该镇党委副书记戴雄平的开场白简单明了。

▲围炉夜话现场,干群围坐一团,共话乡镇新发展。

“现在喝的都是井水,戴书记,什么时候给我们通自来水哩?”村民组长胡中兵的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是的,水浑浊有杂质,干旱的时候用水困难。”

“井打得不深,水质受影响,需要政府出面帮忙解决。”

一滴水,大民生。戴雄平当场表态,积极对接水利、城投等部门单位,联系附近水厂进行实际勘察测量,争取早点让村里通上自来水。

“村里有两口池塘边还没装护栏,存在安全隐患。”

“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可以讲得更详细些,最好有些具体事例对比。”

“农业生产的灌溉水来源几个大湖,如何能保证一年四季有水,蓄水问题也要解决。”

▲村民代表积极发言。

村民围绕交通 安全、水利设施、农村饮水畅所欲言,不知不觉“围炉夜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戴雄平的本子上记录了近10页,他笑呵呵地说:“大家的建议非常好,落实情况会及时通知,请大家多参与、多支持。”

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近段时间来,围炉夜话场景,在湘滨镇各个村组出现。

复兴围村村民蒋红军家里,村民和党员干部喝着豆子茶、吃着炒花生,聊的是产业发展。

“村里的艾草加工厂目前正在试生产阶段,产品质量有保障,但是怎么拓宽销路呢?”村民蒋红军道出困惑。

“做好‘土特产’文章,成立自己的品牌,扩大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还可以寻求合作。”镇党委书记焦志勇看着蒋红军,掰起手指头数:发动乡友乡贤力量外出推广,商会作用不可小觑,主要还是要走出去。“我们会大力支持!政策给足,宣传到位!”

眼看问题解决有了思路,长沙年年福公司湘阴分公司负责人胡军华举起手:“我们生产的‘华包’系列产品,来年还是想加大生产,带动更多人就业,书记有何破解之法?”

“根据不同消费人群定价生产,时刻紧盯市场变化,做市场需要的产品。”焦志勇算起账:虽利润不高,但消费人群多,生产跟上才能扩大。

火红的炉火映照着胡军华的笑脸。“政府对我的事业一直挺关心!”她说,年年福搬厂回乡后,销售方面遇到过知晓度低的问题。镇政府知道情况后,主动购买产品外出推销,久而久之,本地人都知道了年年福。“感谢书记推销员,来年我们信心更足!”一番话,把满屋子人逗笑了。

在易婆塘村13组肖定根家里,最近讨论最多的,是人居环境改善和优化。

▲舒适的人居环境,能极大提高群众幸福感。

肖定根说:“这几年依托保洁协会,村上的卫生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我们组不少党员就经常带头整治清扫卫生,发动群众参与,美化居住环境,住在这里既舒服又有钱赚!”

“可以定期评比优秀保洁员,提高他们的幸福感认可度,让人人向优秀学习。”

“把闲置的房屋利用起来,将环境卫生搞好,做垂钓、做餐饮、做农耕文化体验。”

“还可以种有机绿色蔬菜,销往城市,日子更有奔头。”

……

你一言我一语,湘滨镇新一年发展方向愈加清晰明了。

“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要让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愿景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图景。”焦志勇告诉笔者,围炉夜话,既是把两会关于乡村发展的顶层设计到基层一线宣讲落实,也是俯下身子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通过镇党委政府的奋楫实干,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收入,人人有事做,让乡村释放澎湃动能。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以来,湘滨镇全体机关干部在14个村(社区)开展20余次围炉夜话,收集民意80多条。

责编:王相辉

一审:周磊

二审:徐典波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