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科院交出2024年成绩单

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5-01-24 23:20:11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刘维帅

1月24日上午,湖南省农科院2024年度年终总结大会在长沙召开。会上,宣读了各项表彰结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建球,中国科学院院士谢道昕,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单杨,省农科院院长余应弘出席。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省农科院全院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扛牢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责任,取得了显著成绩——

“大农科院”改革

推动“大农科院”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农业科技资源“握指成拳”。

建设2个大平台

建设中国—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岳麓山实验室。

目前,该院已建成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杂交水稻“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3大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人才工作取得3个突破

实现自主培养国家“四青”人才零的突破。

在研究生培养指标获得突破,与湖南大学联合创办湖南大学隆平农学院,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指标分别达到50人和60人。

人才聘用实现创新性突破,院内首次特聘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27人,新引进博士21人。

支撑国家粮食安全

在全国开展高产攻关,每年都有当地新纪录。

屈原管理区实现单产提升5%,亩均增效100元目标。

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病原线虫防控害虫技术推广3600余亩,支撑益阳稻虾米、兰溪大米、南岳寿米等地方品牌提质升级。

轮作优化和农机农艺融合。

科技支撑团洲垸洪涝抢种补收取得粮食、蔬菜大丰收。

争资争项

新上项目709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达到24项,资金资助超过1500万元。到位科研经费3.27亿元。

核心种源创制有新突破,“韶香100”“珞优2号”“湘安7号”通过国审或省审。

获得科研成果352项,获得科技奖励34项,其中省级奖励12项。

累计审定品种58个,动植物新品种权2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75项,技术标准(规程)83项。

发表高质量论文SCI论文219篇,一区41篇,影响因子10.0以上9篇。

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支撑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负责全省3县中的赫山区、保靖县2县,均被农业农村部年度考核评估为优秀。

新建绥宁特色农业、泸溪矿物质农用、麻阳特色农业、衡山寿岳大米、云南红河5个产业研究院。

新签订桂阳县、南岳区、永定区院地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市县达20余个。

负责组织指导全省市、县土壤普查质量控制工作,在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名列第一。

人工增殖放流各类鱼资源1820余万尾。

深化科技合作

与非洲水稻中心、沙特、埃及等国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

承担商务部援东帝汶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二期)和援东帝汶蔬菜技术项目。

举办了首届水稻国家平台交流会议,承办全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和外事协作网暨农业走出去联盟等会议。


责编:王铭俊

一审:王铭俊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