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5 15:58:53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佳婧 通讯员 马晓慧 邵海琪
娄底,是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湘中明珠”。近年来,娄底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实施“八大行动”,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的宏伟目标。
“我们要以建设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城市为目标,以务实举措强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建设。”娄底市委书记邹文辉的话语掷地有声。
为了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真正落到实处,娄底锚定“两提升一下降一个不发生”工作目标,聚焦“三个一”,以务实举措强力推进“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专项行动走深走实,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高位推动——
成立专班 利企政策稳大局
全力建设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城市,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娄底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政府组成部门市营商环境办公室,统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
市委政法委马上响应,坚决落实省委政法委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专项行动。全市政法系统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蒋天海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每项任务均明确协调督办部门、具体落实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法委、市直政法各单位建立了“一把手”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指挥领导体系,全市上下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整体协作、一体推进的工作新格局。
娄底市召开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暨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在积极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市委政法委联合市政法单位从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法律法规作为行动依据、执法准绳,先后出台《娄底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个必须”“十个严禁”规定》《公安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细则19条》《关于建立健全刑事诉讼涉案财产处置和执行工作协同机制指引》《关于规范交叉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实施细则》等文件,对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依法履职划出底线和红线,有效转变执法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其中,“回炉补火”机制破解刑事涉财执行陈案难题被列为全国法院刑事涉财产执行机制优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打防结合——
系列行动 护企安企助发展
深冬时节,寒风凛冽。
新化县桑梓镇集中村大跃煤矿升级改造建设却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娄底市和新化县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一年多前,大跃煤矿却遭受了一次飞来“横祸”。
2023年6月,集中村村民扶某某等人认为煤矿建设征用了他们的土地,施工必须由本地人负责建材运输、装卸。因此,在建设公司运输建材时,扶某某等人多次阻拦建设车辆通行。6月25日10时许,扶某某在又一次阻拦车辆通行时,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因扰乱单位正常施工秩序的违法行为被县公安局行政拘留10日。
为达到“惩处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县公安局发出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阻工、堵门、堵路、堵工地等破坏和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三强三堵”专项行动通告。此后,大跃煤矿建设环境得到很大好转。
这是市委政法委推进以打击侵企违法行为护航企业发展的成果之一,也凸显了进一步打造公平诚信的一流市场环境的决心和信心。
2024年,全市政法机关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持续推进“雷霆行动”“反诈打跨”“扫黑除恶”等一系列行动,共立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刑事案件289件,刑拘290人,起诉165件282人,审判242件421人,有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开展知识产权“高质量·严保护”专项行动,新收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033件,审结1240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50%;持续深化“1+N”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建设,推动“天籁凤凰城”“孙水明珠”复工续建;常态化开展涉企执行专项行动,依法运用强制执行手段,司法拘留772人,召开执行案款兑现大会2次,现场兑现执行案款8500余万元,兑现企业“真金白银”的胜诉权益。
部门联动——
涉企服务 优化升级真贴心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执行则是关系公平正义能否落到实处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8月,娄底法院接受省高院的指定,担负起一起涉及省内重点企业权益的合同纠纷案件的执行任务。因涉及跨省异地执行,难度可想而知。
被告大同某机械有限公司因合同纠纷欠原告中联某有限公司货款628万元、违约金20万元,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意见,由被告公司、叶某某、梁某、大同市某有限公司、秦某某、李某、秦某云承担连带责任保证。调解书生效后,被告却未履行调解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案件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得知被执行人在山西大同、河北保定等地有重型作业车等价值较高资产的财产线索后,立即连夜奔赴大同、保定等地开展异地执行行动。
秦某某是大同市某机械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在已将15台车辆抵押给中联某有限公司后,又将其中13台转卖或再次抵押给其他人,导致其中11台车辆法院无法扣押,申请人无法实现抵押权。娄底法院同当地公安和法院联合开展行动,对秦某某拘留15天,并向公安机关移送了秦某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线索。最终,执行法官为申请执行人追回了涉案资产。
“该案有效打击了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为异地执行、跨省市联动执行积累了宝贵经验,有效优化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了司法权威,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娄底中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双峰县公安局金开派出所联合局交警大队组织民警赴双峰兴昂鞋业有限公司开展“戴帽工程”工作宣讲。
2024年,娄底市委政法委组织全市两级政法单位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全方位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共走访慰问企业319家、商会协会34次,联系工商联21次。公安机关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出台柔性执法便民利企十项新举措,全面推行交通违法首违警告、轻违免罚。推广智慧车管所一站式服务,建立“智慧车管所”,在重点项目建立移动警务站,在8个农村派出所、1个社区警务室探索开通车管智慧窗口。检察机关优化涉企控告申诉案件办理“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审判机关深化“繁简分流”改革,立案、审判、执行、调解全线发力,优化涉企诉讼服务,高效化解涉企纠纷的经验做法,获中央政法委《长安评论》推介,获省委主要领导肯定。司法行政机关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常态化入企服务机制。建立仲裁裁决执行案件办理联动机制,对涉企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案、优先执行。共受理涉企纠纷案件159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7亿余元。
执法提质——
多点发力 规范执法增效能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市委政法委将全市政法机关的执法水平提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贯穿全年。
2024年4月,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同堂培训,凝聚司法共识,统一执法尺度,做到依法该严则严、当宽则宽,进一步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牵头组织开展执法司法突出问题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155个。
市中级人民法院规范执行行为,印发《关于审慎冻结企业基本账户的通知》,常态化开展涉企执行专项行动,加大“查人找物”力度,依法用足强制执行手段,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其中,双峰法院一案入选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十大优秀典型案例。组织举办民商事审判业务培训班、“民商智汇谈”活动,邀请专家对涉企纠纷法律适用进行专题授课,实现法官、检察官、律师同堂培训。
市人民检察院在全省检察系统率先编发《娄底市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重点工作指引(试行)》,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建立重大涉企案件会商协作机制,有力推进涉企“挂案”清零,共清理涉企“挂案”32件。严格羁押必要性审查,对4人依法改变强制措施。加强对涉企案件民事、行政监督,提出检察建议167条,被采纳166条。
市公安局积极开展影响“双服务”执法突出问题立行立改整治行动,整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久扣不处、羁押性强制措施滥用案件478起。扎实开展执法活动财物专项审计工作,促进建立完善各类内控管理制度7项,有效推进标本兼治。对经营主体反映强烈的“一刀切”“钓鱼执法”、选择性执法、逐利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执法质量专项评查,抽查案件1650起,执法问题案件同比大幅减少。
市司法局率先在全省推行柔性执法,全市执法单位制定柔性执法“三张清单”,2024年,全市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6000余件,惠及市场主体和群众7000余个(人),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2次,进一步提升干警的法治思维和涉企服务能力。
宣传创新——
亮点纷呈 打造名片立口碑
“大家知道新实施的《公司法》对我们电力建设企业有什么影响吗?”“电力建设企业在经营中可能涉及哪些风险?”
2024年3月29日,湖南良图律师事务所主任郭律师受湖南湘江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之邀,为娄底多家电力建设企业开展题为“新《公司法》视角下电力建设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的讲座。通过以案说法,帮助电力建设企业提高法律风险识别和防范管控能力,生动精彩的讲座得到了与会人员高度赞誉。
而这只是市司法局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的经典瞬间。
自“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专项行动开展伊始,市委政法委便统一公布了专项行动涉企投诉举报电话,开设微信公众号专栏,探索“三个一”等一批具有娄底政法特色的经验亮点,被省委政法委以专刊形式在全省推介。
市公安机关通过“警企恳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为企服务政策,共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10余起,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60余个。检察机关创新举办案例讲述会,多角度宣传工作成效。市中院联合市交通频道开办《空中普法会客厅》栏目,开设“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专栏,推送涉企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市司法行政机关整合全市律师、公证、鉴定、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常态化入企服务机制,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等行动,共结对服务企业173家,为企业办理公证案件160余件,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262次。
此外,市委政法委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全市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成果。在各主流媒体和政法单位门户网站开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栏,累计发布政策宣传信息200余条,对外打造娄底专属“营商名片”。
“娄底市政法机关始终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依法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违法犯罪,规范执法司法行为,优化政法服务,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活力,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娄底样板’。”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蒋天海表示。
责编:李迅
一审:李迅
二审:陈佳婧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