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多措并举打造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025-01-26 08:45: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蒋睿 通讯员 夏敏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伴随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兼业化现象日益凸显,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

近年来,湘潭市加强工作统筹和协同推进,从组织领导、标准规范、政策保障、龙头带动和科技引领等方面多维发力,积极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组织领导与规范约束,农业服务网络日益织密

湘潭市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协调机制 汇聚了财政、资规、金融、林业等多个部门的力量,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

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湘潭 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六个“明确”,统一了工作流程,确保全市上下“一盘棋”。

市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流程,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中的中间作用。同时,湘潭市还加大了政策培训力度,全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2600人次,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

2024年,湘潭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大幅增加,服务主体数量和服务种类也显著增多,基本形成了以服务大户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区域服务中心为龙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

政策保障与龙头带动并进,服务供给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 湘潭 市农险保费收入、提供保险保障、保险赔付分别同比增长30.26%、70.14%、74.42%,为农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

近年来, 湘潭市 不仅 积极对接金融保险机构,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还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积极落实农机报废更新和购置补贴政策。去年,全市共实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9533万元,补贴机具8551台,5432户农户直接受益。

在龙头带动方面,湘潭市突出区域中心建设和综合服务平台建立。韶山市银旺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带动了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区域中心的建设。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4个省级示范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同时,湘潭市还依靠供销合作体系,打造集生产、供销、信用等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优化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结构。

湘潭县伟胜、湘乡领裕等2家市级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更是带动了全市服务面积的显著增加。2024年,全市区域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由点及面带动了社会化服务的横向拓展。湘潭县中路铺镇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共建土地托管中心,为农民提供从种到销的全程服务环节,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科技引领与需求整合相融,服务科技化水平显著提升

湘潭市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有效整合小农户零散需求。依托农交中心,湘潭市搭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综合平台,并在多个地方设立分中心和服务点。

通过订单系统、预约展示大厅和服务系统等功能模块,农户可以实时下单服务需求,平台实时展示农机作业情况和土地流转信息。同时,平台还整合了湘潭市土地流转、农机区域分布、农机作业等多方面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项目宏观统计分析结果,实现了土地流转与农机、农事服务系统的互通互联。

目前,湘潭市已完成农机和新型农业主体板块搭建,并打通北斗、惠达等农机终端,开始上线测试。2025年将全面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手机端、PC端、大数据展示所有板块建设工作,并达成对外运营条件。

湘潭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湘潭市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全面的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蒋睿

一审:蒋睿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