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6 10:06:18
郁孤台高耸于文笔山巅
图文丨张京明
第一次知道郁孤台是在中学课本读辛弃疾写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忧郁孤独的台,听这名字就让人悲伤。
许多年后,我来到江西赣州这座楼阁前,才知道郁孤台名字的来由:“郁孤台,在文笔山,一名贺兰山,其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虽不是想当然的忧郁孤独,倒也不是全无关联。
八镜台下,章江(又名清江)、贡江合流,始称赣江。
在古城一隅,郁孤台静静地矗立着,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悲欢离合。900年前,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辛弃疾慷慨登台,眺望着远方的山峦与滔滔江水,也看到了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未来。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山河破碎时代,辛弃疾站在台上,目光穿过层层云雾,仿佛看到了金兵铁蹄下的中原大地,看到了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状。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满腔悲愤化作词句,倾诉于天地之间。
夜幕下,赣州古城墙矗立千年
在夕阳的余晖中,伴随着“行不得也”的鹧鸪声缓缓下山,他的身影是否忧郁而孤独?当暮色四合的时候,他是否像一位孤独的斗士,在无尽的黑暗中寻找着光明?
这以后,郁孤台几经兴废,不知又有多少人在这里登台扼腕,栏杆拍遍,一如台前的那副对联:郁结古今气,孤悬天地心。
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清江水涛声依旧,古城墙逶迤而过,八境台二水中分……我围绕着文笔山的前后左右走了个遍,感受着这里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然而,我最终却没有去登那个制高点——郁孤台,只是在风中掖住衣领,低吟出一首七绝:“浅深树色夕阳裁,啼怨鹧鸪恍又来。心祭词人悄洒泪,千年怕上郁孤台。”
郁孤台的美丽和哀伤其实只属于辛弃疾。
责编:蔡矜宜
一审:蔡矜宜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