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1-27 08:56:12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7日讯 (记者 王璐)春节期间的饮食中,虾蟹贝等海鲜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在食用这些海鲜的时候,大家需要注意某些部位是不可食用的,否则可能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湖南省疾控中心于日前发布了各类海鲜安全食用要点,助力大家安全享用海鲜。
虾类
虾的蛋白质含量较为丰富,可食部分为尾肢中的肌肉,一般虾壳、虾头和虾线等部位都会去掉。
虾头
含有虾的主要内脏器官(心脏、胃、肝胰腺等),主要负责虾体的代谢功能,不宜食用。
虾线
虾背上常见有一条黑线,是虾的消化道。其中的残余物包括未消化的食物、消化的食物残渣及泥沙等。如未去除虾线,食用时带苦味或泥腥味,影响虾的口感,不建议食用。但只要经过充分的高温烹调,烧熟煮透,虾线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虾壳
虾壳较坚硬,保护虾体肌肉,蒸煮时一般不直接食用。烤虾、油炸虾等通常变脆,可以连壳一起食用。虾壳中含有钙等矿物质,可以起到补充部分人体微量营养素的作用。
蟹类
蟹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食用时注意蟹壳、蟹鳃、蟹胃、蟹肠和蟹心等部位一般都会去掉。
蟹鳃
打开蟹壳后看到的条状物,是蟹的呼吸器官,不宜食用。
蟹胃
位于蟹壳前半部、眼睛下方的三角形小包,是蟹的消化器官,不宜食用。
蟹肠
黑色条状物,一部分隐藏在蟹黄之中,一部分延伸到蟹脐位置,是蟹的消化器官。蟹肠中含有食物残渣等排泄物,不宜食用。
蟹心
在蟹黄正中、有黑膜覆盖的六角形片状物,常与蟹膏连在一起。蟹心是蟹血液循环的关键部位,常被认为是蟹中最寒的部位,不宜食用。
贝类
贝类种类繁多、营养价值高。贝类的滤食特性使其易从环境中富集致病菌、贝类毒素和重金属元素等。根据种类不同,建议食用时去除相应部位,以常见的几种贝类为例。
鲍鱼
鲍鱼的绿色内脏常含有光致敏毒素,容易引起皮炎等过敏反应,食用时建议去掉。
扇贝
扇贝的裙边(外套膜 )藏垢较多,尽量不要生吃,可加热后食用。消化腺是黑色部分,建议去掉,不宜食用。
贻贝
贻贝中黑色絮状物是肠胃,包含贻贝未消化的食物以及代谢产生的粪便,还可能带有细沙,食用时建议去掉。
牡蛎
牡蛎软体部分均可食用,内脏中的绿色物质是藻类及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