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1-26 15:50:53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陶晓辉
2017年,周益东调任衡阳县职业中专副校长,分管德育和学生工作。彼时,这所学校留守孩子众多,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厌学情绪普遍。身为有着27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周益东深知“怎么教、教什么”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必须审慎思考、积极探索。
以阅读为灯,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当时,衡阳县职业中专的学生普遍缺乏阅读习惯,而阅读恰恰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周益东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他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考虑到学校阅读资源的不足,他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2000余元的课外经典书籍和读书笔记,以奖励的方式免费发放给学生。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周益东便精心设计导读课和分享课,鼓励学生讲述自己读到的好书、好故事,让他们在分享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了解更多经典作品。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阅读氛围,他甚至将自己的相机、小提琴搬进课堂,打造艺术化的阅读环境,还经常带领学生跑步、打乒乓球,在劳逸结合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渐渐地,学生们爱上了阅读,书架上的书籍成了他们爱不释手的宝贝。班级“阅读楚怡之星”评选日,更是成为学生们最期待的日子。曾经内向腼腆的小凌开心地说:“现在我最喜欢上的就是周老师的阅读分享课,阅读和分享阅读都变成一件很快乐的事。”
在周益东的努力下,阅读点亮了学生心中的明灯。2020年,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衡阳市级楚怡书香班级,衡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也荣获省教育厅颁发的“文明风采德育实践系列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用爱为笔,启迪学生心灵智慧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们的本能,疼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的教育。”周益东深知,教师高尚的师德体现在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之中。一旦学生感受到这份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伍红(化名),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患病,靠哥哥外出打工供他在衡阳县职业中专读书。特殊的家庭情况让他深感自卑,甚至一度认为自己考不上大学,想要辍学打工。周益东察觉到学生情绪的波动后,给予了他更多的关注。周益东不仅购置书籍、文具,帮助他申请助学金。同时,周益东与学生深入交流,一起制定专属学习计划,细化到现阶段的学习目标、时间安排和知识点。每天,周益东都会关心孩子的学习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心理状态,不断给予他新的期待和目标。为了帮助伍红重拾信心,激发上进心,周益东还安排同学与他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基础语文问题,互相交流分享。在团队的帮助下,学生逐渐融入集体,找到了归属感和自信心。他感慨地说:“周老师,是您让我看到了希望,是您让我知道了坚持的力量。”经过三年的陪伴与引导,2024年,伍红成功考上了湖南省人文科技学院。那一刻,师生二人脸上都绽放出了欣慰的笑容。
建心灵驿站,让学生心灵沐浴阳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学校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周益东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关心、耐心和细心。他不仅在学业上悉心指导学生,还积极开展思政主题班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他经常邀请学生到学校心理咨询室谈心谈话,倾听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努力做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摆渡人”。有时,为了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他可以与学生连续交流一整天,只为帮助他们解开心中的疙瘩,陪伴每一个学生成长,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2020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二班的李聪颖同学回忆道:“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东哥,我在参加计算机竞赛培训期间,压力很大,曾想过放弃,但东哥总是耐心地鼓励我、帮助我调整心态,最终我不仅坚持了下来,还获得了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周益东的引领和帮助下,许多学生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更在个人成长和职业规划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周益东感慨地说:“在职业学校做德育工作,要耐心、细致,要多找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成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职校学生点亮了前行的明灯,照亮了他们的成长之路。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