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温情守护 让群众幸福“触手可及”

何丹 董星汝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7 13:09:0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何丹 董星汝

“真是太感谢了,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与公司达成调解的第二天,4万多元的病假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就到位了。”近日,受援人闫女士把一面“法援解民忧,真情暖人心”的锦旗送至湘江新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手中,表达诚挚谢意。

近年来,法律援助工作多次被列入湖南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湘江新区法律援助中心坚持把服务保障民生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保障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推动法治惠民、法援暖心。

应援尽援 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为把法律援助送到困难群众身边,湘江新区全面推行经济困难承诺制和容缺受理制,有效解决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多次跑、来回跑的问题,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现年50岁的刘先生于2019年12月进入湖南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合同一年一签,工作地点在全省范围内不固定。2024年5月10日,该公司通知刘先生降薪,并把岗位调整至郴州汝城的一个镇常驻。刘先生不同意公司降薪调岗要求后,公司于5月24日向他下达辞退通知书。刘先生来到湘江新区法援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要求公司支付欠付的工资及违法辞退的赔偿金。

“尽管我欠缺2019年-2023年的劳动合同,也没办法提供公司让我调岗的相关证据,但湘江新区法援中心通过审核我现有的材料认定我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避免了我多次来回跑,节省了大量时间。”刘先生对湘江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容缺受理机制连连点赞。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刘先生进一步收集和固定证据,最终获得了公司的赔偿,切实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湘江新区在岳麓山国家大科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岳麓区人民法院等场所都安排了值班律师,实现法律援助“零距离”受理。同时完善以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实体平台为载体,以热线、网络、云服务平台为依托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帮扶 为困难群众保驾护航

“通过这样的宣传活动,我们知道了怎样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有保障。”在洋湖街道在建项目工地举行的“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公共法律服务活动现场,农民工工友易先生说。

湘江新区始终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原则,将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等作为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为特殊困难人群开辟绿色通道,通过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暖心服务助力权益保障。针对重点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举办“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援进乡村·惠民助振兴”“法护青春·守护成长”等志愿服务活动,将法律援助送到他们身边。

2024年,湘江新区法援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78件,涉及老年人53件、残疾人12件、妇女212件、未成年人246件、农民工140件,累计为困难群众挽回损失或取得经济补偿金916万余元;举办各类法治志愿服务活动20次,惠及15000余名群众。

严抓管理 优效提质纾解民忧

荣获2024年度省市优秀法律援助办案律师称号的陈瑞律师有着切实体会。他表示,法律援助机构会定期举办法律援助办案培训,能帮助律师更新法律知识、提升专业技能、规范办案流程。同时法律援助机构会根据案件情况提供相应的办案经费,确保法援律师能够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专注于案件本身。

“面对受援人,我们不仅仅是一名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律师,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府的形象。因此在代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审慎地对待每一个受援人、每一个案件。”陈瑞说,虽然自己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在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案件流程办理案件并制作案卷,多次帮助受援人维护合法权益,得到他们的认可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为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湘江新区还根据案件和人群特点组建不同法律援助律师团,持续提升案件办理专业化水平,并强化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全流程监督管理,以评促改提升案件质量,持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满意率。

责编:陈佳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