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7 17:10:38
文/胡本思
兴宁,位于湖南东南部,是资兴市的一座古镇。她兴旺发达,安宁祥和。在兴宁镇的入口处,人们可以看到雕塑的五匹马,它是兴宁镇一座标志性建筑。说起它,还有一个典故呢!
资兴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地,公元136年始置汉宁县,县治所在地为临江的旧市。公元1228年夏,资兴连降大雨,洪水泛滥成灾,江的两岸百姓深受其害,房屋和稻田皆毁,宋理宗关心百姓疾苦,常巡民间,行至资兴时,面对滔滔洪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内心极为悲伤。宋理宗立马令县官刘镒两天之内另择县治新址,恰逢此时,皇帝的五匹马不见了,县官刘镒吓得大惊失色。待缓过神来后,带上随从沿着马蹄印北上寻至一个叫管子壕(今兴宁镇)的地方,这里有一小溪,两岸绿意盎然,水草茂盛,皇帝的五匹御马在此自由自在低头饮水吃着青草呢!这就是后人讲的五马归槽的故事。看到此情此景,县官刘镒立马将目及所至的情况报告皇上。宋理宗漫步管子壕,满目山清水秀,灵气升腾,便令就此筑城池。第二年县治由旧市迁徙管子壕,改称兴宁县,从此兴宁百业兴旺,人们安居乐业。
公元1984年,资兴撤县设市,1988年市政从兴宁镇迁至唐洞。虽然市政搬迁了,但兴宁镇依然热闹非凡,人流涌动,每天大清早农民从四面八方赶往农贸市场贩卖新鲜蔬菜、水果、禽畜等,仅卖猪肉的摊点就有三十来家,这里的“豆糯糍粑”很有特色,它的软、糯、香的滋味会勾起游客无法抵挡的食欲,临走时还要带上一些让家人品尝。特别临近过年的那些日子,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小伙回家过年,他们将街道挤得满满当当,犹如蜿蜒着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人们三五成群纷纷购买年货。卖对联的铺子、写对联的摊子更是围满了人,好似被卷入了知识和红色的海洋,人们各自选择符合自己心意的对联。琳琅满目的商品、热气腾腾的美食与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映成趣,叫卖声、欢笑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古有五马归槽管子壕,今有灾民移居兴宁镇。
冷风嗖嗖,寒意正浓。在兴宁镇的一隅——福兴苑,却有别样的温暖与热烈。去年受“7.26”特大暴雨灾洪袭击,资兴受灾人口达1万多人,房屋倒塌数千间,500多户灾民无家可归,灾情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李强总理亲赴资兴指挥救灾。
福兴苑是资兴市兴宁镇灾民集中安置点的第一期工程。施工人员按要求于2025年春节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200户安置户领到了新房钥匙,福兴苑内张灯结彩,搬家的车辆进进出出,好一派红红火火的繁忙的景象,福兴苑大门两侧贴有醒目的对联,上联:兴旺祥和千年古镇迎新岁,下联是:宁安美好万幢高楼沐党恩。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