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秋月 新湘评论 2025-01-28 00:34:31
编者按: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岁末年初话发展 奋楫扬帆谱新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集中展示2024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本刊结合新闻发布情况推出相关述评文章,进一步解读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和生动实践。
湖南“智造”,蓄势腾飞
佟秋月
2024年10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在长沙下线,“湖南造”再次刷新了“中国强度”。2024年9月28日,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在长沙下线,引领全球全地面起重机进入4000吨级的新时代。
湖南是工业创新创造的热土。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卫安介绍,仅2024年,湖南就突破高性能液压阀、大扭矩减速机等一批关键技术;大型民机起落架交付量产,助力国产大飞机翱翔天际;国内首台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株洲国创搭建的大功率氢燃料综合测试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
01
向深而融: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湖南是制造大省,也是科教大省,为了解决校企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省工信厅专门开发了线上征集平台,征集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清单2011项,高校科技成果清单1137项、校企合作专家团队清单2324个,打通校企精准对接“最后一公里”。
同时,对制造业关键产品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推动产学研协同攻关。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卫东介绍说,2024年已实施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项目69个,完成攻关投入55.8亿元,授权专利299项,取得了大型民机车架式起落架、碳化硅晶圆双面抛光设备等一批“首台首套首创”标志性成果。
融合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歇。下一步,湖南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继续实施好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促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校企联合攻关项目实施落地;落实好“五首”创新产品奖励政策,营造创新应用良好生态,让创新成果从“能用”变为“好用”。
02
向智而行: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智赋万企”是湖南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一大“利器”。湖南已建成2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和121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工业机理模型超4.1万个,连接工业设备超过1200万台(套),建设数字化转型生态供给资源池,为中小企业提供“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湖南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产品数字化普及率分别达到83.8%、74.2%;培育了3家全球“灯塔工厂”、9家卓越级智能工厂、24家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98个企业项目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试点示范,累计带动74.85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建设1901家智能制造企业、3271条智能制造生产线、2.1万个智能工位。
“下阶段,将继续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培育壮大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步伐。”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晖介绍说。
湘江新区中电软件园。图源:湖南湘江新区官网
03
向实而为: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建设
在湘企业如何快速精准找到政策、服务、人才、市场、资金、培训?不妨试试湖南的“一张网”。为了给广大中小企业快速、准确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湖南建好用好中小企业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一张网”,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四级平台互联互通,推出上线服务产品3万余个,累计访问量突破5亿次。“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雪信心十足地说。
为了让中小企业找得到政策,看得懂政策,用得上政策,湖南还建设了“政企通”,累计发布1.6万余条政策信息,20多家省直单位负责人在线送政策,助力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
有了政策助力,还需资金帮忙,“湘企融”平台赋能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共归集省直16个部门涉企数据6.2亿条,全省757.64万家经营主体全部入库,其中中小企业209万家,入驻金融机构30家,上线金融产品70款。2024年,促进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融资1024亿元,累计达3460亿元,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5%。
我们相信,当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当潇湘万企都插上了“智能+”的翅膀,当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满满,湖南工业经济必将谱写出新的辉煌诗篇。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