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28 19:41:31
文/彭军
图/彭亚杰、彭亚华
冬日的清晨,一轮红日从东边的“考枯列”山顶的天际喷薄而出,顿时万道霞光从不时掠过的云际间射向家乡的山山岭岭,让掩映在古木参天的古老土家山寨变成美轮美奂的人间仙境。炊烟袅袅、和煦山风、鸡鸣鸟叫,长年在外工作满载喜悦回家省亲的群群年轻夫妇,带着孩子在宽敞的村道上悠闲散步、嬉戏,共同组成了新时代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每每回到我的家乡古丈县红石林镇小龙热,我总是会悠闲地坐在土家转角楼上,享受着古木参天下的天然氧吧,总是会不由自主回首往事、历数当下、憧憬未来,感恩伟大祖国、伟大的党给了我们这一切。
小龙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小的土家山寨,地处岩溶干旱的典型喀斯特地貌。但周边的小泉眼却有无数,这得益于满山遍野的高大林木,虽是石灰石遍布,却难见一块裸露的石头。山连山,岭连岭,都被以用材林为主的绿色植被覆盖着。正是因为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才让众多小泉眼终年泉水汩汩流淌。
村寨东西南北都有几百年的古树护卫着。东边的一棵古老银桂,已有500多年的树龄,每到国庆中秋前后,在这棵银桂的率领下,一众金桂、丹桂,花开满村寨,花香飘他乡。西边的300多年树龄的银杏,每到仲秋深秋硕果累累,金黄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满山的红色枫叶交相辉映。北边是一片多种树木共生共长的树龄在300多年的原始次森林,其间除了常规的松杉柏以外,还有榉木、楠木、金弹子等珍稀树种数十棵。村寨周围及中央有数不清的300年以上树龄的枫香树,它们是一群严然尽责的哨兵精心护卫着家家户户的安宁。古木参天的树林中,终年各种鸟、雀在其间筑巢引伴、百鸟朝阳、打鸣争艳、与村民同欢共舞。
小龙热的林木保护得非常好,无论是哪朝哪代都不曾有大的人为破坏。从最初始祖彭宗信祖公的夫人明朝正德年间移居小龙热种下那棵银桂开始,就定下不许乱砍树,始终秉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理念,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只栽树不随意砍树,使得这些树林被保护了下来,而且保护的范围和面积越来越宽、越来越大。
这其中有一件一直被全体村民称道的保护珍稀树木的事: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股替日本人在武陵山区购买和砍伐珍稀的榉木树的歪风。某一天,几个人来到了小龙热,面对榉木小群落,出高价购买其中几棵大围径活立木,多次游说几乎动斧,被时在医院养病的从小龙热出去的老红军彭祖贵族叔知道以后,随即打来电话予以坚决制止,说这些树当中有些是他亲自栽下的,更多的是他参加红军前在家守牛时服侍过看着它们长大的a是受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他在自治州工作时曾经分管过林业工作),绝对不能砍伐。他的这个电话惊醒了村民,再高的价、再多的钱也不卖了,最终让这片榉木小群落得以受保护至今。村民们为了永远纪念彭祖贵老革命,将这片林木起名为“红军林”“红军树”,林间小路也起名为“红军路”。正因为有了“红军”二字,让小龙热的树越长越多、越长越好,也因"树"让小龙热由穷变富,而且越来越富。
小龙热的这片林培育了一批满怀国家情怀、赓续红色血脉的仁人志士。在明朝正德年间,奉朝廷征召,小龙热的始祖公彭宗信随土家兵远征辽东半岛抗倭。宗信公是一员骁将,在剿灭倭寇的战场上勇猛杀敌,最终捐躯,忠骨至今仍静卧丹东某陵园供后人瞻仰。宗信公之子继承遗志,参与后续的土司王组织的剿灭周边土匪的战斗,报效国家。到了民国时期,小小的小龙热,先有彭祖相1931年在永顺打零工时加入贺龙领导的红军,后组织上派他到王村周边酉水流域的广大地区宣传发动。始有古丈的小田家洞(今红石林先锋村)和田家峒的溪拉泽(今断龙溪龙车村)的众多青年农民参加红军,更有本寨青年彭祖贵、彭宗令、彭宗铿等三人踊跃奔赴红军歼灭白军的战场参战,成为光荣的红军战士。其中彭祖相、彭祖贵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奔赴抗日最前线。彭祖贵又因作战勇敢、机智灵活被选拔至周恩来身边工作,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担任了五年周恩来同志的警卫队长。后来,彭祖贵历任永顺县副县长、湘西首任检察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务副州长、湖南省地矿厅副厅长、湖南省政协常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正因为有前面四位老红军作榜样,才有了小龙热的后辈中一批又一批人才成长。截至目前,除了彭祖贵、彭祖相两位老红军享受副省级医疗待遇外,先后成长为厅级干部的有4人、处级干部9人,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2人,还有一批批战斗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及产业工人,其中很多人成为各个岗位的骨干精英。如今,许多子孙正以满腔热情战斗在各个岗位,他们表示绝对会赓续红色血脉,不负韶华,为党和人民躹躬尽瘁、努力奋斗。
小龙热的这片林,教育了全体村民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发展绿色产业的致富之路。几百年以来的爱林护林让村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绿色代表生命,绿色体现兴旺,绿色显示安详。在发展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他们也曾走过弯路,曾经大力发展油桐,但坡地上种油桐必须年年翻耕垦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让岩溶干旱的情况更频更甚;他们也曾种植烤烟和苎麻,但这种些作物都是当年收割,虽是绿色但仍需要多次翻耕,坡地半坡地照样水土流失、破坏生态;他们也曾有选择性在远山伐木卖树,结果砍伐的速度大大快于树木生长的速度,大家认识到这样砍下去森林会被败光,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差,子孙后代会骂他们是“败家子”。
在20世纪90年代,终于找到最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一一一脐橙。因为栽种脐橙要先将土地平整。坡地改成梯土,开沟撩壕压绿,杂草深埋壕内,施足底肥,待绿草等与肥料腐烂以后再定植橙苗,这些本身就是保持水土的最佳措施。其次,每年清园修橙树无需普遍深耕,只需沿橙树冠施肥,促进橙树茁壮生长。第三,脐橙林本身是“林”,种植脐橙,增加绿色,以绿色覆盖大地,让大地披上更加美丽适用的绿色新装,既为大地增绿,又为村民添财。村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湘西州民委驻村帮扶,很快建成了古丈县第一个脐橙产业品牌村,并且逐年发展,规模越搞越大。与此同时,部分村民又适当发展多年生的猕猴桃产业和茶叶产业,做到锦上添花。从这个时候起,小龙热的村民们才有了稳定的真正意义上的“摇钱树”,发展脐橙产业,每年每户收入几万元甚至十万元,加上其他收入,如打工,人均年收入均在2至3万元以上,很快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步入了稳定脱贫奔小康的行列。绿色让小龙热由穷变富,绿色让村容村貌由丑变“乖”(俗语,美丽漂亮的意思),绿色让村民们领悟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
祖辈们精心培管和呵护这片林子,共享红色阳光的同时,他们始终不忘继承和传扬优秀的土家文化。他们住的是清一色的比西南地区傣族、侗族、苗族及其他各族屡见不鲜的吊脚楼更具特殊美感的土家族转角楼。全寨的转角楼依山而建,或被常绿的楠木、榉木掩映,或被桂花、银杏护卫,或被松树、柏树簇拥。逢年过节、中秋国庆,家家户户的转角楼下停满了小汽车,平添了不少都市人的生活气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繁星点点,土家村民们就会欢聚在一起,由清脆悦耳的唢呐伴奏,敲打几曲几套“锦鸡出山”“单凤朝阳”“画眉跳杠”“古树盘根”等土家打镏子;或播放现代音乐,点燃篝火,欢跳“厄巴舞”“摆手舞”“铜铃舞”,并将这些歌舞赋予新内容,演绎成充满活力和生活新气息的新时代四季牧歌。这片林子里村民还始终保持着讲土家语、过土家节、护幼尊贤的优良传统习俗和美德,维系着土家人勤劳憨厚、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的风骨。他们永不满足,还在努力挖掘濒临失传的文化项目,决心让土家文化更加丰满、更具感染力,为建设美丽乡村赋予新的能量。
家乡的那片林树龄在300年的高大古树遮天蔽日,竞相争锋斗艳。我相信在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这片相对静态的原始次森林,一定在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前提下会很快演变成积极的动态,发展成新质生产力,“红军树”“红军林”“红军路”一定会真正“红”起来。到那时,当人们来到小龙热,可以体验到“走进森林,穿越时空,沐浴红色阳光,共享土家文化”的实实在在的立体动感和美感。
责编:黄馨怡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