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春节亦“传奇”

    2025-02-01 16:11:1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伍洁

“老公公,为什么别人家门口到处都是鞭炮纸屑 ,你家门前怎么这么干净,是不准别人在你家放鞭炮吗?”

1月30日(大年初二)上午,我带着女儿跟随父母一起来到洞口县竹市镇秀峰村大塘组给爷爷拜年,10岁的女儿说了几句祝福语,便好奇地问。

爷爷今年97岁,1952年7月入党,土改开始参加工作,曾任过乡长、社主任等职,在乡镇基层奋斗了整整三十年。老家堂屋的墙上,至今还残留着当年县里颁发给他的各类奖状。

面对曾孙女的询问,爷爷放下手头正在制作的扁担,笑着坦然承认:“是的,凡是过来拜年的,我一律不准他们放鞭炮。你晓得是为什么吗?”

女儿仰头想了想,突然大叫起来:“哦,我知道了,原来你是环保大侠!”此话一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爷爷有四兄弟,他年龄最小,孙辈们都喊他晚爷爷。爷爷辈分高,早年就订了一个规矩,凡是春节给他拜年的都不准买礼品、不准放鞭炮;而对于院落小朋友过来拜年的,他则会发个小红包,并宣布新年奖励条例。爷爷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已经生效15年了。记得爷爷上90岁时,也未破例放过一挂鞭炮,更别说接受亲友祝寿礼物了。

爷爷家门口有个小菜园,用青石砖围起来,种了一些蔬菜。旁边修建了一个沤肥池,他说:“平常,我的生活垃圾都是很少倒放到垃圾桶去的,除了废铁废纸和塑料薄膜类一些不可分解的垃圾外,其余都统统倒进这个池子沤肥料。“说着,爷爷用手一指,“另外屋后还有两个池子,一个是废水池,平常洗菜和洗澡用过的水全部流进这个池子用来浇菜;另外一个是化粪池,用来供应种菜的肥料……”爷爷讲到他的垃圾废水循环利用时,不禁津津乐道。

接着,爷爷又像在重温往事似地告诉我:“你奶奶在世的时候,家里还是烧柴烧煤做饭,而今炒菜做饭都用电,算起来有15年没买煤球了,现在每月电费也才50元钱左右,划得来哦!”

此时,我打断了老人的兴致:“爷爷,你既然做饭不烧柴了,门外怎么还摆放这么多木头和竹子呢?”

“哦,这些材料呀!”爷爷又打开了话匣,“都是院子里左邻右舍送过来的,他们要我帮忙做扁担、勺子、锄头把等一些农具。这不,春节后马上就要春耕生产了,还急需这些农具派上用场呢!不瞒你说,这个月我零打碎敲地做了6根扁担、9个竹勺、4个锄头把……” 

这时,邻居三哥前来趁热打铁:“我们院子里的锄头把、竹勺和竹木扁担,大部分都是晚爷爷免费帮忙做的,他做的东西扎实又好用,大家都喜欢。”爷爷不是木匠出身,但他购买的斧头、刨子、凿子等众多木匠工具,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他的自学成才和老有所用。

下午返城时,偶遇一位村干部,他幽默地对我说:“伍记者,你采访过不少先进人物,为什么不去采访你爷爷呢?你莫身在宝山不识宝呵!”我哑然失笑,心里却涌起一股对爷爷的敬意。

责编:周洋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