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祁东县:电解锰渣变身新材料

陈鸿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1 20:55:2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日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刘继海 曾炜煜 陈福亮) “新年伊始,技术团队正在研发‘电解二氧化锰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备不烧耐火砖’项目,加大对固体废弃物电解二氧化锰开发和利用,研制高性能不烧砖……”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位于祁东归阳工业园区的湖南顺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里,窗外风雨淅沥,室内温暖如春。来自湖南工学院的陈洋博士正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陈洋博士正在与技术人员展开讨论

“湖南顺隆新能源是一家从事新能源锂锰电池及各类锂电池锰系前驱材料的科技开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负责人介绍,生产留下的电解二氧化锰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理,一直困扰着企业。

为这家企业提供解题“钥匙”的,正是衡阳“博士行动”中,市校企联合引入的陈洋博士。

2021年,衡阳创新实施市校企三方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同年,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陈洋,即将博士毕业。“当年,我正好赶上衡阳市第一季‘博士行动’,被政府大力引进博士的政策所吸引。”陈洋说,自己来衡阳之前,去过不少地方。像湖北孝感、安徽芜湖、江西赣州等地。综合比较,最吸引他的还是衡阳。

湖南顺隆新能源生产车间一瞥

2022年,陈洋入职湖南工学院,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开展非氧化物陶瓷材料的制备、原料高值高效利用、新型耐高温复合材料及轻质高强材料领域的研发工作。

“衡阳市委人才办的服务很到位,通过提供与企业面对面沟通的机会,让我们对本地企业有了初步了解。”陈洋说,通过借助市校企三方合作的模式,让他学习的知识能够用到实践中。

湖南顺隆新能源是衡阳市唯一一家生产电解二氧化锰的企业,生产的锰酸锂电池专用电解二氧化锰属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材料产品,年产量逾1万吨。

高产量也带来一个问题:每年产生的电解二氧化锰废渣如何进行绿色无害化处理?

“行业传统是采用填埋的方式。这样会导致土壤污染,会对土壤周边的作物造成影响。”企业负责人说,湖南顺隆新能源选择向高校求援。

陈洋的到来打破了僵局。他加入研究中心后,先后与企业签订2个攻坚项目,主要从事二氧化锰废渣回收利用的研发工作。

“目前,第一个项目顺利结题。已制备不同级别致密度的陶瓷材料,后期将应用于耐火浇注料、混凝土领域。”陈洋告诉记者,时不我待,现在第二个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实验室阶段研制的不烧砖耐压强度逾50兆帕,高温抗折强度达11兆帕,远超国家标准不烧砖。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陈洋将目光投向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方面,积极探索它们在耐高温复合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

“下一步,技术团队将立足湖南作为水稻大省的省情,基于生物质稻壳资源,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陶瓷材料。”展望未来,陈洋信心满满:解决稻壳制品原料活性高、结构不致密的问题,为推动我省农业废弃物绿色高值化利用提供借鉴。

责编:陈鸿飞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