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2 08:44:2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日讯 (通讯员 唐思雯)“您好,您的外卖到了。” 每次 敲响顾客的家门,这句“自报家门”的话,就会条件反射般从郑泗浩嘴里脱口而出。
今年38岁的郑泗浩,是 饿了么岳塘站点 的外卖配送员。5年来,他每 天配送60单以上,最高达到127单且从无“差评”,被同事们赞为“单王”。
起初,郑泗浩只是一名普通骑手,一天跑七八个小时的外卖,但他不满足于此,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上限,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奔波在站点、商户和顾客之间。
大年初二7时左右,郑泗浩检查车况、登录骑手用App,随即,手机里便传来新订单提示音。瞅了一眼, 郑泗浩对记者说:“这单距离不太远,20分钟足够用,现在就出发!”
郑泗浩在车流人流中拐拐绕绕,手心不由沁出了汗水。到达取单点,确认餐盒、放入保温箱,立即赶往订单地址。眼看手机屏幕上显示倒计时提醒, 郑泗浩的速度也快了起来。“这份工作,就是在与时间赛跑。” 郑泗浩再三表示,时间不够也不能慌乱,安全配送最重要。在联系好顾客,上楼、敲门、送达后, 郑泗浩才长舒了一口气。他说,有时候顾客家如果楼层不高,为了省时,他会选择跑步上下楼。
上午11点到下午1点,通常是外卖员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但 郑泗浩应对自如,忙而不乱。当记者在地图上看到一个路段因施工无法通行时, 郑泗浩却能迅速绕进一条小巷,及时抵达。
“这份工作不是吃苦就能干好的。” 郑泗浩说,没有热爱,一定当不好外卖员。“来单之后,我看一眼就知道怎么走。” 郑泗浩说,他还经常在送单路上接顺路单,这就要求不仅熟悉道路,还要具备超强的线路规划能力。
有辛苦,也有快乐。在送外卖时,有顾客会在订单上备注“注意安全”,还有顾客在接单后坚持再送他几块钱红包。这些温暖的瞬间,让 郑泗浩感到快乐和幸福。“我一般会干到晚上10点左右,每天换3块电瓶,骑行150多公里。”虽然言语平和,但其中的不易,或许只有 郑泗浩自己才能体会到。
春节期间,在这座美丽的城市奔跑的,还有许多像 郑泗浩一样的外卖小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