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八都村“最后一公里”通了@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   2025-02-03 07:34:42

原标题:

半年时间,村民合力将18条、7900米长的组级公路全部拓宽硬化

——八都村“最后一公里”通了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鸿涛 通讯员 李胜财 苏赛

“今天下雨,不穿靴子我们也能出来拜年咯。”2月2日,行走在家门口的组级公路上,桃江县修山镇八都村村民贺佑芝喜笑颜开。这条组级公路,是去年下半年村民出资出力修葺的18条组级公路之一。

“下雨天泥巴路,不穿靴子不出门。”事情还得从这句曾在当地流传的糟心的“顺口溜”说起,这曾是八都村村民对家门口交通状况无奈的调侃。

八都村地理位置偏僻,村民居住分散。前些年,村级公路硬化了,但18条“泥巴”组级公路成了困扰村民的“心病”。2024年6月,刚上任不久的修山镇副镇长郭嘉诚,第一次来联村的八都村走访,就被村民团团围住“反映问题”。

郭嘉诚当即开起了屋场会。他一边收集整理村民意见,一边与村干部商量解决之道。村支两委,早已将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上了议事日程。奈何,苦于村上经费有限,需要修葺的组级公路又多,所以一直没有进展。

镇、村干部组织村民召开屋场会。程苹 摄

“我们准备发动村民集资修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贺建新在屋场会上提出解决思路。

之后,八都村先后组织召开18场党员会、屋场会,就协调用地问题、调处矛盾纠纷、资金筹措方案等开展座谈。从2024年7月份以来,群众自发捐资179万余元,投入义务工2100多人次,镇、村想方设法投入近50万元,齐心协力修葺组级公路。

村民正在施工之中。程苹 摄 

“家家户户定时定点浇洒门前的道路,生怕‘烧坏’;在路面未凝固前,村民自觉不走或拦下过往行人,生怕‘踩坏’;妇女小组长组织在家妇女,路修到哪,茶水饭菜就送到哪。”回忆修路过程,贺建新满是感动、自豪。

2024年底,这18条、7900米长的组级公路变成了水泥路,八都村的“最后一公里”通了。

“这个新年过得舒坦。”村民贺如何说,泥巴路从他爷爷辈走起,都走到了他的孙子辈,今年乡亲们终于走上了水泥路。

村民敲锣打鼓给村支两委送牌匾 。肖艳辉 摄 

近日,村民将一块书写着“霖雨春风”四个大字的牌匾,敲锣打鼓热热闹闹送到了八都村村部。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2月3日02版


责编:徐凯琦

一审:张笑

二审:朱晓华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