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读好书丨《节庆里的故乡》(节选)

    2025-02-03 08:31:51

作者:黄孝纪

过年的这些日子,村前的朝门口常常聚集很多人,若是天气晴好,这里的人气比平常的日子更旺。这是一年中最空闲又愉快的时光,大家聚在一起站一站,或在长凳上坐一坐,问候一声新年的祝福,谈些拜年的见闻,聊些天文地理人间趣事,消磨着光阴。孩子们不时放几个零星的爆竹,或者用自制的铁管手枪上了炸药朝天空打着玩儿,是春节里的特有娱乐。有时,经人提议,觉得过年的日子不妨热闹一点,就会有人搬出一套响器来,锣、鼓、铙、钹、唢呐,几个人操起家伙,按着熟悉的旋律敲打吹奏起来,声音响亮,震撼人心,也将整个村庄顿时带进了高亢激越的喜庆氛围之中。

这样的日子里,有时在进村的石板路上,也行进着一列长长的队伍,敲着锣鼓,吹吹打打,走在前面的一个人右手高举着一个硕大的狮子头,一袭与狮头相连的又宽又长的黄不拉几的泛白麻布绕过他的肩背,下端被他左手揽在腰间。我们远远地就知道,那是耍神狮子的外村人来了!

旧时故乡一带,尚武之风盛行,很多村庄都组建有舞狮队,在春节期间,相互往来,耍狮子,贺新年。耍狮子有两种,一是耍单狮子,再就是耍神狮子。耍单狮子,队伍人数少,通常六七人,以表演拳术刀棍等武功为主,响器只有小鼓和小锣,狮头小巧,是用纸糊的,漆了彩绘,狮布也短窄,仅供一人表演。耍神狮子,则队伍庞大,往往一二十人,响器齐全,常常还是双唢呐,狮头是用樟木雕刻的,威武雄壮,狮布也宽大,表演时由两人蒙在狮布里面装扮狮子。耍神狮子,无论规模,还是表演的内容及仪式感,远远胜过耍单狮子,更加吸引人观看。

通常,临近春节,远近的舞狮队早早地就会派人到各村联络,走宗亲,访近邻,定下耍狮子的日程。至于他们的酬劳,或由承接的村庄以集体的名义封一个红包,或是舞狮队挨家挨户发拜年红贴,收点回帖钱。我的故乡是大村,又向来注重传统礼仪,对于各地的舞狮队,自然是来者不拒,也无需劳烦他们家家户户发红贴。若耍完狮子已是中午,村里还要安排舞狮队到好客的人家吃派饭,好酒好菜,当作上客招待。因此,每当外来的舞狮队离我们村越来越近时,朝门口已然聚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那些村中为首的长老和干部,笑容可掬,手中拧着长长的鞭炮,预备迎接。

故乡的风俗,狮子进村,须从朝门口而入,以示敬重。单狮子进村,故乡人一挂长鞭炮迎进村庄,在曲折的石板巷子里穿行,一路引导着舞狮队前往几个古老的祖厅拜年,围观的大人孩子也越来越多,而后选定一处场所,或是禾场,或是宗祠,表演舞狮和武术。神狮子进朝门口,则可谓寸步难行,蜂拥围观的故乡人会热情地堵住舞狮队,让他们唱段,只有唱了段,才会让他们前进几步,随即又被拦住,然后又是唱段。如此反反复复,鼓乐齐鸣,场面异常热闹而欢快,人气火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耍神狮子最有趣的也就是唱段了,一个神狮队是否在乡村的大地上广受欢迎,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唱段的水平。

唱段可谓是耍神狮子的首个表演节目,唱词一般是七言四句为一段,都是吉祥话。一个神狮队,几乎所有的成员都会唱段,但会有一个为首的唱段人,中年男声,唱腔悦耳,声音洪亮。他每唱一句,锣、鼓、铙、钹跟着伴奏,简短有力,节奏明快;每唱完一段,唢呐也加了进来,愈发动听了,且乐曲悠长,人们听得如痴如醉,笑容荡漾。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一些唱段,每每哼唱起来,恍然又如回到了往日的欢乐时光。

“笙箫锣鼓响叮当,

远远望见好明堂。

前面来龙三千里,

哎,后面坐龙九渡江。

九渡江来九渡江,

九渡江上造牌坊。

牌坊上面写大字,

哎,魁星点斗状元郎。

……”

这是神狮子初入村前朝门口的唱段,对一个村庄的龙脉和人才,寄予了美好的赞誉和祝愿。类似的唱段还有很多,真可谓移步换景,各有不同,内容十分丰富。大致而言,耍神狮子的唱段,主要集中在进朝门、拜祖厅、进宗祠。当一个神狮队,在故乡人的热情引领和推搡阻拦下,热热闹闹在村庄里走上一遭,最终抵达表演场所,不唱上一二十段,没有一两个小时,肯定下不来,这真是一场全村民众一齐参与的盛大娱乐。

故乡规模宏大的古老宗祠,曾是耍狮子的好场所。宗祠里搭建有木板戏台,春节里演古装戏就是在这里,有时耍狮子的来了,恰好没演戏,就登台舞狮,更是便于观看。

周边各村的神狮队,尽管各师各教,表演的内容却大致相同。双人舞动的神狮子在台上蹦跳变化各种故事时,同舞的还有另一个动作灵巧之人,戴着一张木头面具,扮作土地神,肩扛一根长长的武术棍,右手执一根带长流苏的小圆棍,我们叫悬帚(方言读音)。土地神与狮子之间,载歌载舞,在器乐声中,演绎着种种生动的故事。那在狮布里跳跃翻滚的两人,也随着故事的进展而变化着狮子的外形,或是仙人下棋,或是鳊鱼上滩,或是金猴上树,据说全部演绎下来,能变化出二十四套故事。不过最让人难忘的故事,是十月怀胎。这时候,神狮子怀孕了,安静地坐在戏台中央,肚子越来越大,土地神不时摸摸神狮的肚子,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或喜,或忧。土地神开始不停地唱,从一月怀胎唱到十月胎儿呱呱出生,唱出了一位母亲怀孕十月酸甜苦辣的艰难历程,令人动容。每每这时,观看者中多有扯衣拭泪之人,而尤以妇女为甚。

狮子变化故事结束后,接下来就是表演武术,打拳,舞棍,舞大刀,舞双刀,耍长枪,舞钉耙,甚至舞长凳,十八般武艺,各显威风。这些先后登场表演的庄户人,尽管多数没什么文化,但都深谙礼仪,出场之时,收尾之处,都会面向观众抱拳作揖,以示谦卑与敬重。自然,他们的表演,无论精彩与否,也会收获无数掌声和叫好的欢呼声。

武术表演里最惊险的,我以为是高空翻跟斗倒立,俗称栽树。场地的中央,先是摆放着一张结实的八仙桌,两个身手矫健的年轻人,一个轻捷的跟斗翻到桌上,摘下各自长长的红腰带,将一张张预备好的八仙桌拉上去,一层层叠放着。八仙桌越叠越高,耸立高空,那两个胆气非凡的年轻人,最后就在最顶端的一张桌面上,表演着倒立,并做出各自惊险动作,看得人心惊胆战,无不为他们的安危担心。

在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故乡也有舞狮队,师傅是隆仁老师,他家与我家还是同住一个大厅屋的邻居。隆仁叔那时是小学老师,一直在本乡的各乡村学校教书。他先是收徒教授单狮子表演和武术,后来在此基础上又扩充人员,组建了神狮子队。那时,隆仁叔算是地方上的名人,每年春节,他带领的舞狮队经常去远近的村庄巡回表演。

故乡的舞狮队,早期的许多成员都还是未婚的少年和青年,四德、祥福、鼎甲、民利、德福、举德……他们仅仅比我大几岁,常日里我们有时还玩耍在一起。他们当中,四德最让人看好,他身材瘦小,十分机灵,又肯于吃苦。

四德耍起狮子来,蹦跳翻滚,神形具备,活灵活现。他在十一张八仙桌叠起的高空表演倒立栽树的情景,至今想起,我仍为他捏把汗,也让我心生钦佩!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