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2-03 21:23:32
改编经典其实是件很艰难的事情,而改编原著作品和影视作品都很经典的IP,更是难上加难。
最难的,是“如何改”“改哪里”“改谁”……
单纯按照原著来,那叫翻拍。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至少在这一点上是拿捏住了。
当《铁血丹心》的音乐响起,残阳如血,大侠纵马奔驰,狼烟四起。这个故事有历史痛楚、有金戈铁马,有黎民悲号,这显然是一个格局更大的故事背景。
所谓侠之大者,不仅源于自身修为,更来自时代的锻造。
整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把江湖故事,拉到了蒙古联宋灭金这个大时代背景下,看历史如何改变人、锻造人。
所谓之“侠”,也不仅限于郭靖一人。《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里改得最多的,一个是黄蓉,另一个是华筝。
黄蓉在影片的大部分情节里,都是憔悴且疲惫的。很多评论诟病庄达菲版的黄蓉过于忧郁,不如原著中古灵精怪、俏皮可人,而我恰恰觉得,这一版的黄蓉,才是更真实的黄蓉。
出走桃花岛,是黄蓉脱离保护、寻找自我的开始。
而在乱世中寻找郭靖,则是黄蓉自我成长、完成蜕变的过程。
那不是一个武侠迷们熟悉的江湖,而是真正的乱世,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大汗、狼主与皇帝们的雄心背后,是平民尸横遍野、颠沛流离。忧郁、憔悴是乱世中普通人的常态,更何况一个被爱情折磨、被仇家追杀的孤身女孩呢?影片花了不少篇幅,来展示黄蓉的逃亡,以及她所见到的战乱。亲身体验时代之残酷,会让人憔悴,也会让人成长。
一个在父亲宠溺中长大的女孩,如何成为一名为苍生而战的女侠?影片把这一段故事补充完整了。
同样与原著不同的,还有华筝这个角色。
相比于原著中的恋爱脑小公主,这一版的华筝,举手投足都是“我要爱,便去爱”的豪迈飒爽,颇有其父“你要战,便作战”之风采,堪称全片一大亮点。这也是一种“侠”——既敢爱敢恨、也懂得成人之美。
原著中黄蓉、华筝两人相见只是一笔带过,但在影片中却是惺惺相惜、相扶相助。这种女孩之间的互动,让整部电影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了。
黄蓉与华筝,更像是同一个女性走向成熟的不同阶段。当隐于人群的黄蓉看着神采飞扬的华筝,也许会想起在桃花岛上同样备受恩宠的自己吧。
但人终究是要走向成熟,要经历爱情、经历离别甚至死亡,这就是江湖。
不同于传统武侠中女性角色作为男主角附庸的叙事,这两个女孩的故事,决定了整部电影的情节走向,也是本片对于原著最出色的改编。
女孩也有侠肝义胆、也能心怀苍生,更有家国情怀与英雄主义。
这也是这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中让人眼前一亮的“侠之大者”。
文/袁隽永
责编:苏亮
一审:薛琳
二审:袁欣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