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5 08:54:11
钟二毛。通讯员 摄
叶耳
钟二毛在写小说前不叫钟二毛,他叫钟润生。你很难想象,钟润生的文学荷尔蒙还没有完全从身体里散发出来时,竟然是一名警察。
钟二毛在深圳做警察,这么好的工作,钟润生却在三年后,决定告别警察生活,有意思的是,他这次成为了一名报社记者。
我与钟二毛的相遇,就是他在《深圳晚报》做记者的时候。那次,他去关外采访,在南头关,我和王十月坐上了他的吉普车。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刻,他戴着一顶有五角星的帽子,身上的T恤也印着一个大大的五角星,裤子是有点破洞的牛仔裤,他一边开车,一边跟我说,我也是湖南的。他车上播放着《花房姑娘》,那时,他给我的整个感觉,这是一个有着文艺范儿的摇滚青年。
钟二毛本身就是小说。
当下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写小说的人聚在一起基本上都不会谈论小说,也不会聊起作家。而是尽量抛开文学,只聊其他。但我跟钟二毛在一起,恰好相反,我们见面,就是为了相互交流小说创作。
我也不怕麻烦,好几次都是转几条线,坐地铁去他的工作室喝茶、聊文学。然后,他会在饭点时,请我到附近的湘菜馆点三两个菜,就着两支啤酒吃起来。然后一边喝酒,一边还围绕着文学的话题继续延伸。他也会偶尔路过我租住的地方,办完事后,约我出门,然后请我喝一杯奶茶。趁机又聊起了我们的文学,或者是分享他刚完成的小说,或者是他发表在哪本刊物的一篇小说。
他的小说集《潮水集》里收录的小说《回家种田》《死鬼的微笑》《未来包子铺》等,都是我在乘坐地铁去往他的工作室,或者返回时读完的。有的小说,我会在读完后忍不住会心一笑。《潮水集》里的插画也是没有语言的留白小说,十一幅插画,像十一首隐喻的诗。他在这本书的扉页上给我写了十个字:与文学同行,与孤独相守。我知道,他这是在与我共勉,选择了文学,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耐得住寂寞与孤独的人才能成为更好的作家。
《潮水集》是一部聚焦深圳生活的另类群体生存镜像。他们都来自钟二毛笔下的故乡“月拢沙”。作家薛忆沩对钟二毛这部《潮水集》的评价是:“钟二毛的小说在气质上既幽默又忧郁,在形式上有精巧的变化与明快的节奏,在内容上触到了时代的软肋和隐痛。这些表面残酷、冷峻的底层故事,暗藏着作者无尽的温情与关怀。”他说出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我认为这部小说里,钟二毛在文字里还暗藏着一种乡下人的无尽温柔。
要跟一个作家成为朋友,读他的作品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钟二毛讲故事的能力很出色。他构思好了才开始写,一气呵成,一两天就完成了。从他的小说频繁在《当代》《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十月》等重要的文学期刊发表来看,他写小说的确是走对了路。他编辑导演的电影作品《死鬼的微笑》还获得了第六十届美国罗切斯特国际电影节电影奖。
钟二毛的小说都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思考,他在他虚构的维度与空间里直面残酷且真实的人生。
《晚安》故事并不复杂,就是写一个母亲患了绝症后想在临终时选择安乐死的故事。也许是当过警察的缘故吧,钟二毛的小说里都会出现警察,同样,这篇小说中的“我”,就是一名刑警。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渴求安乐死的母亲,在吞下药丸后又反悔了,母亲那一刻应该还有未了的心事突然闪现,我和弟弟赶紧把母亲送到医院抢救。母亲最终还是走了,但走得很完美。这个小说看似是在讲述母亲的故事,真正讲故事的人却是母亲。
钟二毛兄在《晚安》一书的扉页给我签名写了一句话:叶耳兄,文学这座大山,仰望它,慢慢爬上去。他涂抹了像座山的一个“1”字。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钟二毛,原名钟润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编:刘瀚潞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