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科技创新炼就高“研值”

    2025-02-05 16:58:30

创新能力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再进位——

长沙科技创新炼就高“研值”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赋能加力,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

  长沙,不仅具有山水洲城的高“颜值”,还增添了科技创新活力的高“研值”。

  “研值”高在哪儿

  高水平成果转化、产业化平台建设等优势突出

  如何判断“研值”高低?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的评价标准可以作为参考。

  科技部以五大维度共30项指标对创新型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等。

  综合打分,得出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参评的288个城市中,不到10%的城市创新能力得分超过70分。长沙72.78分,位居前列。

  具体来看,长沙在经济发展新动能、高水平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建设、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优势突出。

  其中,长沙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与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之比达128.62%,指标数据排名全国第一。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从2019年开始发布,长沙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4年为何能实现再进位?

  长沙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6月以来,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省四大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湘江科学城铺排项目58个,新引进落地中车长沙科技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29个,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新注册企业超4000家……

  一年半时间,长沙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178家,月均增量是政策出台前的4.4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3.3%。目前,长沙新认定高层次人才总量达315万人,人才发展生态指数居全国前十。

  长沙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表现也愈加亮眼。2024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上升7位;连续5年在“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活动中获评最具潜力城市。

  科技如何赋能产业

  “企业链长”牵引,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科技创新竞争“白热化”,拼的是什么?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刚认为,科技创新,最终拼的是谁能掌握更多新质生产力,掌握更先进的生产方式。

  “企业链长”引领,成为长沙推动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的重要途径。

  长沙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之一——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产出大批产业创新成果。去年年末,山河智能自主研发“一种搅拌钻机及其搅拌扩底钻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这让山河智能的搅拌扩底钻头,能在任意施工深度位置改变钻头直径,实现搅拌桩变径施工。

  “山河智能被长沙市工信局认定为工程机械产业链的‘企业链长’。”山河智能副总经理朱建新表示,山河智能需要通过自身发展,带动配套产业发展,提高本地配套率,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体系,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长沙在全国首创产业链链长制,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将原有的22条产业链整合为17条,成为支撑长沙工业发展的17条钢筋脊柱。

  优势产业聚链成群。2024年,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晋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控磨床产业集群晋级国家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长沙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

  创新成果如何转化

  企业高校站“C位”,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一边是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对市场需求认知不足“闭门造车”;一边是企业在科研难题上求助无门。

  从“书架”到“货架”,科技成果转化,迫在眉睫。

  长沙响亮提出:“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把最好的服务留给科创企业。”

  聚焦新能源、半导体等优势学科领域,让企业与高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中南大学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便是这一模式的生动实践。

  2024年9月,钠能时代总部暨产业化基地项目落户长沙经开区。这是国内钠离子储能电池领域技术革新的标志性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

  中南大学副校长、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郭学益介绍,研究院紧跟新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和市场需求,引进项目落地,并与军芃科技合作,开发新能源智能装备系统,预计未来5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

  长株潭16所高校已共建“市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2699项科技成果在长转化,孵化企业110余家。长沙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引入优质创新资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长沙以产学研形式实施的重大专项占比超六成,形成企业、政府、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共同攻关的良好局面。


责编:林洁

一审:林洁

二审:郑旋

三审:李伟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