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璐 周露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7 07:18:48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2月7日07版
新春开年以来,长沙市望城区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势”的奋进姿态,迅速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创新的热潮——
跃马扬鞭快起步 “一江两岸”逐春光
谢 璐 周露冰
招商引资硕果摇枝、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片区开发步履铿锵……当时间的指针指向新的刻度,长沙市望城区纵贯35公里的湘江两岸,奏响了全力以赴争项目、千方百计招项目、快马加鞭推项目的“春之乐章”——
1月3日,有为技术30万吨自然可降解新材料项目落户,迎来招商引资“开门红”;2月7日,84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38亿元;紧接着,铺排全年557个实施项目,出台“六联六促”工作机制和区领导联点“十个十大”项目实施方案,吹响了“全力拼经济”的冲锋号角……
新春开年以来,长沙市望城区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即起势”的奋进姿态,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创新的热潮,推动经济增长和各方面工作实现“开门红”。春节期间,为应对火热的市场订单,南山乳液、兆兴博拓、长沙戴卡等一批企业实现生产“不打烊”。截至2月6日,全区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率100%,续建项目总投资1858亿元,年度投资342亿元。
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研发中心。范远志 摄
望城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表示,新的一年,要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定“一二三六”发展思路,通过持续推进“六联六促”工作机制,引领全区一条心拼经济、一盘棋抓发展,做到天天有洽谈、周周有签约、旬旬有开工、月月有竣工、年年上台阶,高质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高标准推动“十五五”规划良好开局,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望城图景。
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蔡锋表示,要树牢“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理念,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创新实施“五星三色”管理机制,形成“责任上肩、动态管理、奖惩分明”的高效管理体系,以项目建设之“进”夯实经济发展之“稳”,为望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在“六联六促”工作机制和“五星三色”管理体系助推下,望城区省、市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超1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名列省市前茅,智能终端产业链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一特两主”产业占全区工业比重提升至85%。
大河春潮再起,起步展翼当时。朝气蓬勃的青春望城正以担当为擎、以实干为翼,乘风而上,追逐“一江两岸”的大好春光!
项目建设活力满
2月7日,农历蛇年上班后的第三个工作日,望城区84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38亿元,涵盖工业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现代服务、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将为“一江两岸”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实际上,放眼望城大地,处处是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兴联路大通道完成中跨合龙,建成通车后将成为长沙桥面最宽、单跨最大、桥长最长的过江大桥;华纳高端原料药及高级医药中间体项目加紧建设,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3000吨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为望城生物医药产业腾飞注入新动力;湖南师大附中新校区教学楼主体结构正式封顶,今年9月将迎来莘莘学子……一批批新项目、大项目优化着望城的产业结构、雕琢着望城的城市面貌、提升着望城的民生福祉。
望城经开区综合评价排名挺进全国百强。(望城经开区供图)
2025年,望城区共铺排实施项目557个,年度投资617亿元。如何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该区深入推进“六联六促”工作机制和区领导联点“十个十大”项目实施方案,对区内总投资约2024.6亿元的十大省市基础设施、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十大重点民生实事等项目,均明确联点帮扶的区级领导及主体责任单位、后盾服务单位,合力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尽早开工、加快推进,形成“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的浓厚氛围。
长沙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自动化厂房里一片繁忙景象,高自动化的智能化生产线上,平均2.4秒可下线一台手机。“望城区为我们项目搭建了专班,构建了‘日日清’责任体系和‘24小时不打烊’服务,全力冲刺建设节点,不到5个月时间就顺利投产,再次彰显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望城速度’。”长沙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负责人介绍。
该区还持续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一企一策”开展精准帮扶。
将于今年4月交付使用的湖南蒙星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由中南大学知名教授团队发起并孵化建设,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销售40000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实现年产值约20亿元。但在创业初期,团队面对项目基建不熟悉,园区成立专项团队,为企业提供从前期手续办理、项目建设的全方位服务,有效提升了项目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而距湖南蒙星不远的金凯循环动力电池高端原材料产业园项目,其后期工艺生产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园区迅速组织专业团队,对企业用电需求进行精准评估,并与电力部门紧密沟通协调,最终制定了从乐官冲变电站拉设两条专供电线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此外,持续实施“五星三色”清单机制,对推进快的“绿色项目”全区通报表扬,对进度慢的“黄色项目”加强调度引导,对开工难的“红色项目”狠抓问题解决。以质效为导向,“挂图作战”展示提醒和预警,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泰嘉新型合金材料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在短短20天内完成50亩企业用地场平;德赛电池储能电芯项目20天实现项目签约到开工,一个月办齐“五证”,210天整体竣工交付,比国内同类项目平均施工周期缩短8个月;艾科瑞超级生物工场项目仅一年就建成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的综合性生命科学产业园……
科学的制度、实干的作风,推动一个个项目从施工图变成实景图,点燃了望城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湘商总部动能足
湘江西岸,大泽湖畔,7栋纯钢结构的“归航巨轮”托起环形“天空之厅”,“科技感”“未来感”拉满,这是即将于2月10日正式揭牌启动运营的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办公区里,首批进驻的企业正忙着装修搬迁和开张运营。
2024年9月,湘商总部基地落户望城区。范远志 摄
永杉国际运营中心及研发中心由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充分利用长沙高校、科研机构汇聚优势,拓宽新能源板块研发,完善国际化运营,助推长沙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集群发展壮大;
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由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博士、博士后组成,依托中国科学院的核心技术,专注于量子精密测量的产业化,其在望城完成的首个产品——光腔锁频仪将于上半年推向市场……
“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可提供2300个工位,满足最多150家科技企业的‘拎包入驻’需求,目前已吸引中国企业500强永杉锂业、国家级‘小巨人’湖南恒凯环保及贵得集团、量术科技等科创领军企业入驻。”招商负责人介绍,望城将提供工商咨询、项目孵化等9大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入驻的科创项目和企业保驾护航。
近年来,望城区踩准长沙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风口”,瞄准科创赛道跨越赶超,举全区之力打造集众多“光环”于一身的大泽湖片区。2024年,随着湘商总部基地的落户,这里迈入“一镇两基地”融合发展新阶段,成为星城最“热”发展片区之一。今年是“一江两岸”开发建设“三年大变样”的交账之年,望城以科创优势重塑区域优势,着力撬动经济向“新”、结构向“优”、人才向“强”。
——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科学制定《湘江未来城(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大泽湖基地)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4-2030)》《大泽湖海归小镇·湘商总部基地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等顶层规划,重点布局企业研发中心、国省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战略科技基础力量,构建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轻量化的“3+3+1”现代产业新格局,湖南省孕婴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中能建压气蓄能南方研究院、澳优生命营养基础科研共享中心、第四代半导体薄膜外延技术实验室等一批研发类项目纷纷落地,全区科创“家底”不断夯实。
——高标准推进基地建设。秉承“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最好的风景留给科研人才”理念,拿出22.25平方公里沿江“黄金地段”,打造具有“国际范、湖湘韵、长沙味”的“未来之城”,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长沙市一中大泽湖学校等40余个基础配套项目加快实施,片区“道路成网、公园成型、配套成熟、企业成群、发展成势”,大泽湖畔真正成为“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望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创新创业青年搭建圆梦舞台。范远志 摄
——高质量提供要素保障。按照“长沙最好、中部最优”标准不断“加码”出台“骨干人才10条”“海创园36条”“大学生创新创业15条”“技能人才10条”“青年人才8条”等一揽子人才政策,精心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湖南省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服务载体,招引建立湖南首家钠电研究院、湖南智电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趋势好的孵化平台,加速设立10亿元规模的海归科创基金,持续打造“三化”“极省”营商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阳光雨露。
放眼“一江两岸”,领军企业强势入驻,科创新苗茁壮成长,一个“省会城市新地标、海归小镇新范本、湘商回归首选地、引资引智汇聚地、科技创新策源地”从春光中走来。
招商引资势头劲
2025新年伊始,一场简约的签约仪式上,望城区迎来“新年第一单”,有为技术30万吨自然可降解新材料项目签约落户。项目总投资23亿元,分两期建设2条15万吨PGA生产线,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将有力打破国外企业对自然可降解材料的封锁和垄断,为全省新材料先进制造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有为技术30万吨自然可降解新材料项目签约仪式。(望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就在不到10天前,望城经开区举行的招商引资推介暨2024年招商“双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高聚光纤研发生产基地、中声海洋、纳维智造科技等20个高精尖企业签约落户,总投资达195亿元。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硬核”支撑,而项目又是产业前行的“加速器”,望城全区上下奔赴招大引强的“春天之约”,用实干争先描绘出一幅幅热辣滚烫的“春景图”。
然而,望城不沿边、不沿海,何以吸引优质项目、龙头企业纷纷抢滩?
原来,该区以妙法抓招商。出台招商引资“望十条”,推出“链主+基金+基地”招商、平台招商、“裂变”招商等“新打法”,构建总规模近200亿元的“2+7+2N”产业基金矩阵,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全生命发展周期,近年来已成功投资德赛储能电池、比路电子、泰坦未来、衡开智能、恩智测控等30个重大项目5亿元,“潇湘财银贷”风补基金为辖区企业累计放款近4亿元。
用专业助招商。望城招商干部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消除“知识恐慌”,加快填补“本领赤字”,一个个成为懂经济、熟产业、善招商、会服务的行家里手。
“前期选址时,我们习惯性把目光放在长三角,但望城招商干部‘精准、开明、舍得、务实、执着、高效’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让我们感动。”中声海洋科技集团董事长李友如回忆,“他们在初次接洽后两天内就拿出了包含用地、政策、上游供应链配套等内容的详实项目方案,因此整个项目从接触到达成落户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然后我们迅速将集团总部的工商税务关系从沿海地区迁到了望城。”
造生态促招商。该区创造性提出“五等项目”机制,滚动保持1000亩以上成熟工业用地推动“地等项目”;“量身定制”150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实现“厂等项目”;打造3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实现“房等项目”;率先全市成立国有全资人力资源公司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人等项目”,构建总规模200亿元的产业基金矩阵实现“钱等项目”,营造出“要素等项目”的产业新生态。
“企业亟需迅速扩产,园区直接拿出20亩地,因此只在电话里聊了40分钟我就基本确定了在望城落户,一周内便完成了签约。”深圳市众能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文昌坦言。
一年来,通过深入“谋”、精准“招”、系统“育”,望城区在新招商形势下取得累累硕果,136个优质项目强势落户,其中三类“500强”项目6个,投资过百亿项目1个,突破“双百”目标。
在近日下发的《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持续推进“六联六促”工作机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该区擘画出新的招商蓝图:力争全年引进项目150个以上,其中三类“500强”项目3个、5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个、10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个。
希望之城,春色正浓,全区上下朝着更高的目标加速迈进!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