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7 11:47:37
作者丨许高勇
一般来说,一部影片中有正派、反派和小角色,以往的影片中正派和反派的表演占据主导地位,《哪吒2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也不例外。但在《哪吒2》中,正派和反派没有引起人们的共鸣,反而是小角色,获得更多影迷的共情。《哪吒2》之所以能够大火,就是因为深刻塑造了这些小角色,而这些小角色的境遇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观众的心态,我们每个人在《哪吒2》中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第一个引起共情的小角色是反派人物申公豹及其父亲和弟弟。申公豹代表了那些底层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主流社会而最后却得不到重视的影迷的心态。申公豹成为阐教仙人是一个妥妥的励志故事,出生低微,没有半点资源,完全靠自己的勤奋,甚至经常帮无量仙翁(阐教)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即使这样,他依然不能位列“十二金仙”,成为阐教的最高层。他之所以引起共情,乃是象征了近年来网络中颇为流行的“小镇做题家”群体。“小镇做题家”是一群出生于乡镇或者农村的孩子,他们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等到大学毕业,依然难以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立足或者过体面的生活。申公豹奋斗的一生之所以引起共情,正如申所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深深击中了众多“小镇做题家”的内心。无论“小镇做题家”们怎么努力,依然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申公豹自然而然成为“小镇做题家”心态的延伸,代表着他们的心声。
申公豹成为阐教仙人的励志故事深刻影响到申父及其弟弟。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话说,他依然相信主流社会的那套价值,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因为申公豹是最好的例子。在现实社会,申父类似于一些乡村教师,一辈子扎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教导学生勤奋好学,努力跻身主流社会,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当鹿童、哪吒带着捕妖队前来捕捉他们时,他一看到是阐教仙人,立马停止反抗,不顾断了一臂,束手就擒。这种电影的投射,一下子击中了不少影迷的心。想想父母,不就像申父一样,牺牲自己,创造各种条件,让自己跻身主流社会!父母总不厌其烦地跟自己说,要勤奋努力地读书,谋求一个好工作!这种直入心灵深处的电影,自然而然引起很多影迷的共情。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诉说而通过《哪吒2》直抒胸臆时,这样的电影肯定会受到观众的热捧。
在申公豹和申父的影响下,弟弟申小豹相信读书改变命运的真谛。因此,他以哥哥申公豹作为榜样,勤奋刻苦修炼成人形,并希望能够得到哥哥推荐,加入阐教。但事实上,申公豹在阐教亦属于小人物,只能无奈地表示等小豹再修炼几年,找机会推荐他入阐教。这和前几年大热的《小妖怪的夏天》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小妖怪的夏天》导演编造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而《哪吒2》导演将梦想打碎,让观众认清现实,勤奋努力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第二个引起共情的小角色是土拨鼠。土拨鼠代表着那些默默劳作、没有显赫背景、声音微弱的打工人。土拨鼠身穿打补丁的衣服,手持破旧碗,吃着“拼好饭”,不正是打工人的形象嘛!现实中的打工人,穿着工厂便宜的工作服,吃着工厂廉价的工作餐,每天工作长达十二小时以上,加班是常事。网上甚至调侃打工人的“铁人三项”——送外卖、开网约车、做快递小哥,以及“吉祥三宝”——保安、保洁、保姆。土拨鼠“光是吃饱饭就用尽全身力气”的生活状态,让不少打工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让他们狠狠共情。
第三个引起共情的小角色是石矶娘娘。石矶娘娘隐喻了在内卷环境下女性的一种审美观。近年来,“身体焦虑”大行其道,很多女性对自己的高矮胖瘦表示深深的忧虑,进而引发为“容貌焦虑”。这样的一种审美环境对于那些形象不佳的女性无疑是一次打击。但石矶娘娘遵从自己的审美观,不在乎外界的眼光,通过可爱、憨憨的形象将其好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无疑迎合了一些长相普通甚至较差的女性的心态,让她们知道,遵从内心的审美才是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可以看到,《哪吒2》是一场小角色的狂欢,击中了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内心,引发了我们的共情。这大概是《哪吒2》成功的秘诀吧。
(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湖南省电影评论协会会员。)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