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7 18:06:52
文丨骆志平
摸过秤砣和准星的人,大多已不年轻。若是用过16两秤,那一定年逾古稀,并且吃过公社里的大锅饭。那时的日子苦中有乐,骨子里镶嵌的准星,法度分明,除了半斤八两,还有天地良心。
文志飞七十有四,可以称文嗲了。其十四岁入秤行,干了整六十年,出手的杆秤少说也有两万把,从未弄错过秤星和准星。那天,和我聊得欢,其手持杆秤,嘴里反复念叨着,做秤即做人,秤星、准星连人心。
呵!一个做秤的师傅,时时念叨着秤里藏着的那点小心思,看似不打眼,实则释放了一份人性的善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给了天下人一杆秤。其手下精明,上知天文,下知人性,依天上十三星宿,外加福禄寿三星,制出了首杆十六两秤。其中隐含天理,暗藏毒誓。从此,普天之下,以秤称重量,测人心,几千年了,朝代更替了很多个,杆秤一直挂在老百姓心里头,准星未改,砝码未变。
后来,判案的法官也学起了样,办案时喜欢在身边摆着一杆秤,形状上作了大改观,两个秤盘,两边砝码一样沉,谓之天平。然而,官司多了,两个秤盘有点装不下,况且天平上找不到准星,真要判个好案子,还需要法官心中有杆公平正义的秤。
于是,有人感叹,人心才是最大的天平。难怪,古人在制作杆秤时,一定要在天平上刻下天理和毒誓。法官讲法理,一点都没错,但少了天理,缺了情理,是否真能称得准天下事,又是一个新话题。
三十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门弯里都挂有一杆秤,条件好一点的,还有大小两三杆。百货店的柜台上方,悬得最多。逢年过节,几个营业员站在柜台中,穿梭一样,搞不赢手脚,每人手中一杆秤,称小花片、雪枣、红糖……老百姓挤在货柜前,晃着皱巴巴的纸票和粮票,生怕轮到自己时,正好买断货,或是货罈见了㡳,剩下一堆渣。
供销社、饮食公司用的大秤不一样,秤杆又粗又长,主要用于称粮食、猪崽、柴火。称重时,用麻绳缠着,或用箩筐盛着,扁担穿过秤绳,两头托肩上,立起身子,左手稳绳索,右手拨秤砣,买卖双方各站一边,过一秤,就记下一笔。卖家一般都客气,总会让秤杆往上翘一翘,然后,报个掐零的总数,还奉上几句老板发财的恭维话。用杆秤的年代,日子过得有些紧,人情味并不少。
中号的杆秤称茶叶、疏果、零食,街头小贩,南杂店的伙计用得多。最小的杆秤主要用于中药铺,中医捡药、用药严苛限量,加之有的药材名贵,一毫一厘不得有偏差。杆秤越小刻度越细,精度越高,至今还摆在药房的案头上。
文嗲中等个头,眉粗面善,人热情,讲话中气足,满身烟火气。看着几个年轻人好奇,便拿出红木杆杆,还有各种制秤的配件,边讲解边示范:刨杆、装叨子,包铜头铜尾,定准星、定花,镶银星,上秤盘,不到两小时,一把精致的杆称就提在了手上。
我笑着问文嗲:“手脚这么快,做多了,有人买吗?”飞嗲笑了笑:“制一把卖一把,搞不赢手脚。”“那贵不咯。”我又问。“168元一把,一年卖过上千把,没问题。”飞嗲答道。
我算了一下,毛收入16万8,除去房租和成本,一年忙碌下来,到手的银两也就8万块,老百姓过日子,算不上宽裕,但养家糊口,也不算差。
如今,手工杆秤列入“非遗”。其实用功能也已逐渐退出人们视野。有些念旧的人还是喜欢在家中墙头挂着一杆秤,在他们看来,杆秤吉祥,藏着公平和正义,也寓意着称心如意的生活。
有些老药铺,至今不用电子秤,电子秤看似精准,实则受环境、磁场、气候影响大,衡定性差,偏差不小,捡药的医生不敢用,万一弄出人命来,怎么得了。况且,电子秤非悬衡之器,无斗星测人心,无秤砣当砝码,很容易被人做手脚、玩名堂。
二十年前,我在海南吃过一顿霸王餐,现买现做鲍鱼一只,往东家电子秤上一放,显示8.8斤,我左看右看,总感觉不会上5斤。没办法,我去一家小卖店买了一斤标准的椰子糖,往此秤上一称,居然显示2.2斤。东家讲霸道,想动手抠人,幸亏同行中有法门中人,亮证示警,对方发觉官阶不小,才在喋喋不休中,宁人息事。现在,海南旅游做得好,估计秤星已调准,不然,天天搞怕一班来旅游的人,生意还怎么往下做?
从秦代起用的十六两秤,到毛爷爷时代的十两秤、公斤秤,再到工厂用的地坪秤,还有现在的电子秤,岁月转过了几千年,秤心变了,人心也在改。
好东西太多,吃的穿的码成了山,可惜分得不够匀,多的人家吃不完,少的吃不好。这样一来,人心浮动,叽叽哇哇的话语就多了。其实,市井生活中,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少点花色,多点关怀,活着有奔头,就算好日子。
有钱人多摸摸秤上的准星,天理法度都在,占多了的,想想是否有欠福报。短斤少两搞名堂的,想想坑蒙拐骗会遭报应,生活中有点困难的,大伙帮衬一下。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凡事存天理,讲法度。烦心事儿不就少了吗?不然,尔虞我诈,大伙满肚子火气,动不动眼珠子一瞪,扯出的麻纱一箩又一箩,烦人又烦己。
文嗲给了我一把手杆秤,我开心地放在了书案上,有古法古器相伴,心心念念的都是公平和法理。至少,心中藏星宿,干活不会太花哨。秤星准星捏准了,内心才安实。如今,杆秤已成为一种记忆,但大伙心中仍然藏有一杆秤,过年了,都拿出来瞧一瞧,称一称团圆的喜悦,称一称春天的向往,称出“秤”心如意的生活!
(文中图片、视频由长沙市政协宣教处提供 )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