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副刊·书房的故事③丨书房春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2-08 08:40:09

许云锦

秋后,繁华落尽,大雁南飞。进入农闲,又是节假日,老院子里的小伙伴们便放下柴刀和锄头,窝在了我家的小阁楼。

小阁楼不大,从厨房的楼梯上去,再到火炕屋的上方,约莫七八平方米,成年人伸手就能摸到瓦片。因为楼下经年累月火塘的熏烤,阁楼里里外外都是黢黑黢黑的。小阁楼的角角落落堆满了废弃的平柜、箱子、蓑衣、斗篷、 锄头、犁耙等等家伙什儿。平时,小孩子们都不敢单独上楼。但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几兄弟便硬着头皮改造了小阁楼。

在靠近东边木排扇的那面山墙,放置了两个已经废弃的大小不一的木箱子。木箱子里装满了连环画。连环画来之不易,是千淘万漉那种艰难。有兄弟们凑钱买的,有亲戚朋友送的,更有从同学朋友家“顺”的。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小阁楼便是我和小伙伴们的精神家园。

那个时候的连环画,主要是根据电影作品改编。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现代京剧,一种是战争影片。我们各取所需,拿到喜欢的那一本后,就席地而坐,静静地阅读。那种静,几乎听得到屋瓦上的风声,听得到竹叶翻飞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大家便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像鸦雀闹窝,说沙家浜的胡传魁怎么那么傻,说《奇袭白虎团》的志愿军怎么得到白色斗篷,说《渡江侦察记》的英雄连怎么过江。动静闹大了,爷爷便在楼下呵斥:胡噪人!大家重归宁静。

日子长了,连环画翻成了“油渣”,讨论便没有了新意。于是, 我们像密植的红薯种那样,齐刷刷窝在小阁楼的墙根下,望向明瓦之外的天空。什么时候,才有海量的图书看?什么时候,才有宽敞明亮的书房?

终于,我有了一个可以称作书房的处所。那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县一中当教员。我有了一套两居室。因为两个弟弟也在一中上学,所以母亲也进城随我居住了。我住的中间房便是我的书房了,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张写字桌。窗户虽然只有一页窗,但不影响采光通风,不影响观看外面的梧桐和步履欢快的学子。 唯一的遗憾,就是屋中间有一个火盆大的深坑,不知是哪个年月的“作品”,我入住时就存在了。母亲曾找了些沙石填充,但日子长了,还是被打扫和走动清空。

在这里,我阅读了数以千计的期刊,把张承志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看了不下十遍。在这里,我写下了见诸报端的《大峡谷》《毕兹卡的原野》《老街三绝》等散文作品。在这里,我延续了自己大学时代的文学梦。

小城春深,梅雨绵绵。那一年,我的房子回潮得十分严重,屋中那个深坑,差不多变成了水坑,我心里不免有些沉重。想起外面修建教学楼的工地上有混凝土,于是便提了一撮箕回来去补那个深坑。刚抹平,管后勤的老师提着一把铲子气呼呼地冲进来,问我给领导报告了没有, 我说没有,他便二话不说,几下子就把混凝土挖出来,用撮箕提走了。我本想和他理论,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把一口气憋进了肚子里。

忽然,我的眼光落在了书架上。书架所靠的那面山墙似乎有潮湿浸水的迹象,墙外可是一条主排水沟。我心里一紧,赶快翻看书架上的物品。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上面几排书籍倒还好,下面三排手稿靠墙部分全部腐烂了。我的天,这可是我大学期间近二百万字的手稿啊!我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片刻之后,又是气,又是恨,又是悲,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我站起来,搬起一堆手稿就往校长办公室跑,然后把腐烂的手稿重重地扔在校长办公桌上。我破防了,哭诉着发生的一切。校长连声叹息、道歉。可是,说什么都于事无补了。是夜,我独自喝了一些酒,只为年少时文学梦的逝去。对于这间梧桐树下的书房,爱也是它,恨也是它。

拥有一间真正意义上的书房,还是在买了商品房以后。书房有十五平方米左右,书架很大,各种书籍堆满了。冬天入住时,虽然外面寒风萧瑟,但书房里吹着暖空调,说不出的惬意。就着房内这份温暖,就着窗外樟树枝叶的生机,我读完了唐浩明的曾国藩三部曲。

但时日稍长,我便有些麻木了。书桌上的电脑已经落灰,书架上的大部头基本上没动过,甚至,走进书房都觉得多余。于是,我便回想,是手机的错?还是太忙了?孜孜以求几十年的书房,怎么说不用就不用了?

最令我汗颜的,是在我看了父亲的书房之后。半年前的夏日,那时父亲依然健在。我回到湘西北的乡下去看他。葡萄架下,我问九十三岁的父亲,还搞得明白吗?他拉着我就往他睡房里去。我知道他的用意,他肯定是用他的井井有条来印证自己并不糊涂。果然,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柜子里的衣服挂得整整齐齐。打开小柜子,里面的书籍和笔记本分门别类,也摆得整整齐齐。靠窗的书桌上,还放着笔记本、水笔和眼镜。这可是父亲的书房呀。父亲原是文盲,新中国成立后,他通过上文化夜校扫了盲。作为农民党员,他一直酷爱学习。他看书慢,写字更慢,但他与乡亲们聊天的话题,全是党的农村政策,而且绘声绘色。如今,父亲已离我远去,但他的书房依然还在。我总觉得,父亲的书房就是一面镜子。

流水经年,春秋易逝。小阁楼里梦想的书房,怕是要归来了吧。


责编:刘瀚潞

一审:易禹琳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